新媒体艺术的诗学形象
本文选题:新媒体艺术 + 诗学形象 ; 参考:《河北学刊》2012年03期
【摘要】:新媒体艺术不但是一个实践性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性问题。新媒体艺术的实践经验日益追求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与诗学形态。从理论上看,新媒体艺术的诗学形象主要关涉以下几个命题,即技术现实的艺术表达、文本呈现的数字模式、意义消费的复调维度,它们共同表征了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架构与问题域。
[Abstract]:New media art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problem, but also a theoretical problem.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new media art is increasingly seeking to construct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system and poetic form. Theoretically, the poetic image of new media art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following proposition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echnical reality, the digital mode of text presentation, the polyphonic dimension of meaning consumption, Together, they represen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problem domain of new media art.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的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10CZW005)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军;论大众传播时代的两类文化英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冯周卓;后现代文化与管理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聂世军;社科学术期刊的传播困境及路径选择[J];编辑之友;2003年05期
5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夏志梅;彭光芒;;网络空间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局限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朱河囡;网络发行之路[J];出版科学;2005年05期
8 王伟明;适应与忧虑——对广告视觉文化的思考[J];当代传播;2003年02期
9 贺善侃;;虚拟主体性: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金振邦;新媒体视野中的网络文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栋;网络组织的兴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6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7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程洁;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朝洁;走向视觉文化时代的大众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茂;打在文明门面上的烙印:广告,人类的乌托邦抑或灾难[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3 毛丽芳;读图时代与符号消费[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帆;我国网络媒体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冉儒学;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形态特征及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6 纪海虹;互联网交互与公共空间[D];清华大学;2002年
7 张,
本文编号:2048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4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