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调整与理论重构——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本文选题:比较文学 + 世界文学 ; 参考:《学术月刊》2015年03期
【摘要】:杨乃乔认为,比较文学的学科边界凭借语际与跨界两个维度的优势迅速向外扩张,最终比较视域与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相呼应,成为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身份标志。曹洪洋认为,"跨学科"是比较文学视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其对比较文学的身份认同必将继续做出重要贡献。姜哲认为,在中国语言文学的语境之下,"世界文学"的研究必然以"比较文学"为前提,即"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出场,必须是将其自身呈现于历史的、审美的和科际的关系系统中的出场。郭西安认为,比较视域概念是理解比较文学后设学科特性与研究定位的枢机;从视域到比较视域的推进,也在很大程度上标识出传统人文研究向后人文研究过渡的理念特征。梁丹丹认为,中西方文学的互动对话是一种含有比较文学互文性质的典范文本,这一文本是研究主体在中西方文化精神的汇通与融合中生成与创造出的新的诠释意义的文本,即比较文学所倡导的"第三种诗学"。
[Abstract]:According to Yang Nai-chiao, the subject bounda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xpands rapidly by virtue of the advantages of interlingual and cross-border dimensions, and finally the comparative horizon echoes Jeffrey Barraclaf's view of global history and becomes the identity mark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researchers. Cao Hongyang believes that "interdisciplinary" i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in the field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it will continue to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identit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Jiang Zhe believe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study of "world literature" must be based on the premis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at is, the appeara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world literature" must be presented in its own history. Appearance in the system of aesthetic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lations. Guo Xi'an believes that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vision is the pivot to understanding the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orientation after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promotion from the horizon to the comparative horizon also marks to a great extent the concep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humanistic research to the post-humanistic research. Liang Dandan holds that the interactive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is a kind of exemplary text with the nature of intertextuality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is text is the text of the new explanatory meaning generated and created by the research subject in the exchange and fusion of the spiri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at is, the third kind of poetics advocated b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慧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葛雷;比较文学在法国的兴起[J];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琴琴;;浅谈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J];青年文学家;2015年11期
2 王欣;;从结构主义视角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乐黛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尔曼多·尼希,王林,石川;全球文学和今日世界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02期
2 常务;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J];国外文学;2002年02期
3 钟翔;这里有“真知灼见”——读《世界文学真髓》[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4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1期
5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2年05期
6 李滟波;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新解——评介大卫·达姆罗什著《什么是世界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4期
7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19期
8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20期
9 何林涛;;在世界文学大花园中漫步[J];出版广角;2007年03期
10 金惠敏;;球域化与世界文学的终结[J];哲学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田文信;;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思孝;;马克思“世界文学”的现实意义[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宁;;“世界文学”:从乌托邦想象到审美现实[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4 魏善浩;;20世纪世界文学神话回归现象论纲[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5 王宁;;世界主义、世界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世界性[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6 戈宝权;;谈茅盾对世界文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A];茅盾研究(第二辑)[C];1984年
7 李正文;;茅盾佚简五封的发现及其他[A];茅盾研究(第七辑)[C];1999年
8 侯洪;;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出版——新时期文学及社科类期刊出版的话语分析[A];东方丛刊(2000第4辑 总第三十四辑)[C];2000年
9 王本朝;;中国的“哈姆雷特”:过渡时代的郭沫若及其矛盾处境[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桂林;“世界文学”与文学的全球化[N];光明日报;2005年
2 刘構;“世界文学在花园”让读者走近经典[N];文艺报;2007年
3 记者 王玉;用开阔的眼光审视世界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康慨;巴黎正在大步重返“世界文学”之都[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陈众议;世界文学:民族文化的染色体[N];文艺报;2011年
6 王宁;重建世界文学的中国版本[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记者 陈菁霞;“世界文学的兴起”成为国际学界前沿话题[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余中先 黑丰;《世界文学》:为中国文坛引来“天火”的杂志[N];文艺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任成琦;林语堂故里要建“世界文学小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10 南京师范大学 高远;翻译有道的世界文学百年经典[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2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阎冰;世界文学交响中的本土声音[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伊;归来的陌生人[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68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68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