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应对数字艺术公共安全隐患的立法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8 03:31

  本文选题:数字艺术 + 原子艺术 ; 参考:《政法论丛》2013年02期


【摘要】:当下数字艺术的产生和迅速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子艺术长期以来建构起来的艺术生态和艺术秩序,引发了某些引起人们重大关切的公共安全问题,其中突出的有网瘾问题、网络文化低俗化问题、数字谣言问题以及数字艺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不同于原子艺术公共安全隐患发生学上的外生性、随机性和个别性,而是呈现为内生性、公共性、流行性和危害性特征。一条比较可行的防控策略是在对数字艺术实施事前立法规范的同时,对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机制同步实施事后追溯监管。此外,加强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性及其应对机制的科研攻关和科普宣传,尽快提高全社会对数字艺术特殊规律及其公共安全性的认识和了解也是当务之急。
[Abstract]:The emergence and rapid rise of digital art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art ecology and art order which has long been constructed by atomic art, and has caused some public safety problems that have aroused great concern among them, among which is the problem of Internet addiction. Network culture vulgarization problem, digital rumor problem and digital ar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problem and so on. These problem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externality, randomness and individualism of the hidden dangers in the public safety of atomic art, but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dogeny, publicity, popularity and harmfulness. A more feasible strateg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o implement prior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of digital art, and to implement retroactive supervision of public security mechanism of digital art simultaneously. In addition, it is urgent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pecial law of digital art and its public security by strengthen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paganda of the public security of digital art and its coping mechanism.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学艺术哲学研究》(09BZX060)
【分类号】:J05;D92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立新;;数字艺术公共安全机制引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陆学莉;;宋元小说中唐侠女形象的嬗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连银;;明代科场评卷方式考——以乡、会试为考察对象[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9 陈占彪;;王的诤臣——胡适论知识分子的角色及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10 吴元康;;1921年初《新青年》同仁之间几则通信的时间问题[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肖国栋;;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晴;;论人物纪念馆的人文精神[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哈迎飞;;论鲁迅的家族意识[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姜彩燕;;鲁迅与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京华;;普罗文学的政治性和世界性——重读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日左翼文学的同时代性[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文化精神[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易彬;;杂文精神、黑暗鬼影与死火世界——鲁迅与穆旦比较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6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丽丽;鲁迅与《萌芽月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吉瑞;鲁迅与《河南》[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丽然;鲁迅:在科学和文学之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柏彦飞;“诚与爱”:鲁迅文学中的道德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宇琳;微辞婉晦 精义致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麻争旗;高长力;程t,

本文编号:2076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76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9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