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英译史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8 17:43

  本文选题:《红楼梦》 + 《源氏物语》 ; 参考:《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04期


【摘要】:《源氏物语》比《红楼梦》问世早八百余年,两者各为中日古典经典文学作品。两者向西方国家传播的时间、路径、译者、翻译手段等若干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被初始节译成英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同时被全译成英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约而同地掀起两部作品的翻译热潮。两部著作产生时的巨大社会背景时空差异,之后归属不同民族文化译者间各异的学识背景及大相径庭的翻译目的,都没能影响两部作品相似的对外传播路径与命运,是千载的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值得比较研究。比较研究过程中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本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手段,及使得本民族文化文学遗产得以在世界舞台立足并不朽流传的不偏不移的公正翻译治学态度。
[Abstract]:The Story of Genji is more than 800 years earlier tha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time, path, translator, translation mean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ir communication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y we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in English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1920s. In the 1970 s, the two works were translated in the same way. The great time and spac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works when they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different academic backgrounds and different translation purposes among translator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failed to influence the similar path and fate of the two works' communication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a thousand years of coincidence or historical necessity, worthy of comparative study. More noteworthy in the process of comparative study are the effective means of spread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immortality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heritage in the world stage.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源氏物语》与《红楼梦》英译本对比研究”(2010YBB2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倩;;从《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看翻译中诸权利的平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万初鸣;;浅谈《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之不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吕晓艳;房秀华;;文学翻译中的独创性——评霍译《红楼梦》中格式变通翻译[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游洁;;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红楼梦》的两种译本[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徐朝友;李昱;;杨、戴《红楼梦》英译中的理解问题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王丽;;赏析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中色彩词的翻译[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7 向天渊;;学人荟萃 共襄盛举——试述陪都时期重庆的比较文学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林文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英文版)作品选译策略[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4期

9 冉诗洋;陈启明;;《红楼梦》两英译本翻译过程中的权力关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邹广胜;;谈杨宪益与戴乃迭古典文学英译的学术成就[J];外国文学;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向天渊;;学人荟萃,共襄盛举——“巴蜀文化”与陪都时期重庆的比较文学[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张煜;;《楚辞》的英译比较研究——以《九歌山鬼》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永泉;《儿女英雄传》考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生太;《红楼梦》拟声词及其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裘禾敏;《孙子兵法》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7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8 侯靖靖;婆娑—世界,半掩两扇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禹一奇;东西方思维模式的交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钟明国;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洋;《红楼梦》中比喻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邵成;杨宪益汉诗英译中的文化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荣广;改写理论视角下杨氏夫妇《宋明平话选》翻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敏;译者的适应和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巧灵;从改写理论看杨宪益与《中国文学》杂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承凤;从《汉魏六朝小说选》杨、戴英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晓茹;饮食文化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中的菜名翻译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常小丽;从勒菲弗尔改写论看《史记》英译[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贤淑;;哀物论:不可忽略的真诚——以《源氏物语》为例[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2 代菁;;《源氏物语》中悲剧的女性形象之我见[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3 邵永华;;《源氏物语》与平安文化[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张蕊;;浅谈《源氏物语》中浮舟的悲剧命运[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林文月;;千载难逢竟逢——《源氏物语》千年纪大会追忆[J];书城;2009年06期

6 何熠楠;胡志伟;王玄理;;浅谈《源氏物语》在后世的传播情况[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杨芳;;《源氏物语》英译本特点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杨芳;;《源氏物语》主要英译本及翻译特色[J];日本研究;2010年02期

9 王玲;;死亡在《源氏物语》构成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源氏身边的女性死亡为视点[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1期

10 王玲;;试析《源氏物语》中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志虹;;日本古代文献中的“なさけ”——《源氏物语》之前的用例考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姚继中;;于破灭中寻觅自我——《源氏物语》主题思想论[A];东方丛刊(2000年第1辑 总第三十一辑)[C];2000年

3 姚继中;;《源氏物语》与唐代变文、传奇之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三辑)[C];2003年

4 叶舒宪;李继凯;;光·恋母·女性化——《源氏物语》的文化原型与艺术风格[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5 赵连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之比较[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铮;《源氏物语》将迎千岁华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12位学者联手译现代改编版《源氏物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钱铮邋刘赞;石山寺踏访《源氏物语》,魅力千年探缘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特约记者 戴铮;《源氏物语》一千岁,几代大师深受其惠[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戴铮;千年的源氏 千年的物哀[N];东方早报;2008年

6 记者 陈熙涵;《新源氏物语》中译本推出[N];文汇报;2008年

7 邸永君;人民币图案的选择思路应有所更张[N];北京日报;2006年

8 竺家荣;《天上红莲》:超越千古的人间情爱物语[N];文艺报;2012年

9 张晖;一千年来最受欢迎的日本文学家是谁?[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 徐忆农;昴——古字“新”意[N];人民政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2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燕;中国读者对《源氏物语》的鉴赏[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2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综述[D];吉林大学;2008年

3 三浦由利子;《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化[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4 岳小冬;论《源氏物语》中的私通事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陶毅;《源氏物语》<须磨>卷和歌中的月亮意向[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宁恺;《源氏物语》中蕴含的风雅余情[D];东华大学;2013年

7 唐菊芳;对《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出家问题的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8 杨乐;《源氏物语》与日本文艺美学观念[D];苏州大学;2009年

9 易兰;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歌受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琦惠;历史的实态和物语的造型[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78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078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f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