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益、戴乃迭的《红楼梦》英译本底本研究初探
本文选题:杨宪益 + 戴乃迭 ; 参考:《红楼梦学刊》2012年01期
【摘要】: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是最早出版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之一,与霍克斯、闵福德合译的英文全译本并称中文外译的经典,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底本问题缺乏关注。本文通过梳理海内外诸多译评,结合相关史料,试图阐明杨译《红楼梦》研究中的重点及研究方法,并以回目译评为例来分析得失,以阐明杨译研究中尚存的空间,探索此课题深入开展的路径与意义所在。
[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and Dai Naodie, is one of the earlies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especially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the underlying problem. By combing many translation review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ombining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key poi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Yang's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to analyze the gains and losses as an example of the back translation, so as to elucidate the remaining space in the study of Yang's translation. Explore the path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海虹;浅析《红楼梦》中回目的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2 张爱惠;;心理学视角下的修辞翻译——《红楼梦》回目英译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吴世昌;;宁荣两府“不过是个屠宰场而已”吗?——论《红楼梦》英译本的“出版说明”[J];读书;1980年02期
4 郑红;;试析《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语翻译[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洪涛;;评“汉英经典文库本”《红楼梦》英译的疏失错误[J];红楼梦学刊;2006年04期
6 洪涛;;翻译规范、意识形态论与《红楼梦》杨译本的评价问题──兼论《红楼梦》译评与套用西方翻译理论的风险[J];红楼梦学刊;2008年01期
7 洪涛;外文出版社《红楼梦》英译“节选本”纠谬[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范圣宇;浅析霍克思译《石头记》中的版本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01期
9 洪涛;;论《石头记》霍译的底本和翻译评论中的褒贬——以《浅析霍克思译石头记中的版本问题》为中心[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1期
10 张爱惠;;曲径通幽:《红楼梦》回目英译的主位化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朝友;李昱;;杨、戴《红楼梦》英译中的理解问题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沈卉卉;;从等效原则看红楼梦回目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王沛;;从语义修辞格视角研究《红楼梦》回目翻译[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4 刘泽权;谭晓平;;面向汉英平行语料库建设的四大名著中文底本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洪涛;;翻译规范、意识形态论与《红楼梦》杨译本的评价问题──兼论《红楼梦》译评与套用西方翻译理论的风险[J];红楼梦学刊;2008年01期
6 洪涛;;《红楼梦》英译与“源本取向”、“规约式研究”的盲点——以《红译艺坛》为论析中心[J];红楼梦学刊;2009年04期
7 李小龙;;《红楼梦》与八言回目地位的确立[J];红楼梦学刊;2009年06期
8 洪涛;;《红楼梦》翻译研究与套用“目的论”、“多元系统论”的隐患——以《红译艺坛》为论析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0年02期
9 洪涛;;《红楼梦》语料库建设和翻译案例研究的几个疑团——以《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为中心[J];红楼梦学刊;2011年02期
10 伍小龙;黄菁;;《红楼梦》两英译本回目翻译再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肖家燕;《红楼梦》概念隐喻的英译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保菁菁;“改写理论”视角下《汤姆叔叔的小屋》三个中译本语言多样性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玉红;《红楼梦》章回题目英译的归化与异化[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陈卓婷;归化与异化:汉英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个有效手段[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4 罗静;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比较分析《红楼梦》中的诗词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0年
5 李会娟;红楼梦诗词曲赋英译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张宁;中国翻译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7 何春燕;《红楼梦》谶诗的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正军;目的论视角下文化内容的翻译[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晓燕;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红楼梦》英译本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洪涛;从西方文本观念看《红楼梦》的“作者本意”和“跨文化翻译”难题[J];红楼梦学刊;2000年03期
3 洪涛;贯通论、有机说与《红楼梦》的文本地位和诠释问题[J];红楼梦学刊;2005年01期
4 洪涛;;评“汉英经典文库本”《红楼梦》英译的疏失错误[J];红楼梦学刊;2006年04期
5 洪涛;从西方版本学看《红楼梦》的诠释问题[J];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03期
6 洪涛;;论《石头记》霍译的底本和翻译评论中的褒贬——以《浅析霍克思译石头记中的版本问题》为中心[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1期
7 辛玉婷;;从翻译美学角度谈《红楼梦》回目的英译[J];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晓华;曾米鲁;李伟;;谈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学风格的不可译性——莎皮罗《水浒传》英译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郭靖文;;《红楼梦》的中英回目表达形式差异及其原因[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建佳;;谈译者的主体性地位[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曼华;;名家也有失误时——读英译《红楼梦》偶拾[J];留学生;2002年05期
2 李小霞;鄢宏福;;《红楼梦》英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斌;;杨宪益、戴乃迭“信”译鲁迅作品赏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洪涛;;评“汉英经典文库本”《红楼梦》英译的疏失错误[J];红楼梦学刊;2006年04期
5 贾茜文;王英莉;;浅议《红楼梦》中人名英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白晋慧;;《红楼梦》对外翻译及研究特点[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年Z1期
7 冀振武;;李治华与法译本《红楼梦》[J];出版史料;2007年02期
8 裴钰;;外国人眼里的红楼梦[J];视野;2009年04期
9 ;怎样看《红楼梦》的总纲?[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2期
10 何劲虹;;喜怒笑骂的艺术画卷——《红楼梦》与爱伦·坡作品的幽默与讽刺比较[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谈《红楼梦》翻译中原作语言特色的保留[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杨成虎;;《天问》的研究与英译[A];中国楚辞学(第十二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金百林;;试论《易经》英译本对数字的译法[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韵菲;;小议文学翻译中姓名中的文化与诗学信息的流失与可能补偿策略——以《红楼梦》译本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论文梗概[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黄粉保;;论《金瓶梅》转译本的“传真”与“失真”[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10 张映先;张小波;;格式塔意象翻译:从大观园到太虚幻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京记者 王乐;英译本《五经》明年初步成型[N];文汇报;2009年
2 朴素;谁动了我们的文化奶酪[N];海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任晶晶;“红楼之最”环球行大型艺术展启动[N];文艺报;2006年
4 程曾厚;翻译家的“爱”与“恒”[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熙涵;当代写作需走出西方视野[N];文汇报;2007年
6 韩浩月;被遗忘和被怀念的[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伍斌;“城市舞蹈”长袖善舞[N];解放日报;2006年
8 王蒙;文艺与异端[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美周刊;解放初期版《红楼梦》连环画有价无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王安忆;小说的当下处境[N];文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齐海英;叙述化审美生存境界的学理描述[D];苏州大学;2006年
2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王春云;小说历史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箫言;从接受理论视角看《聊斋志异》的三个英译本[D];延安大学;2011年
2 邓亚丹;白居易《长恨歌》的四种英译本对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3 谢承凤;从《汉魏六朝小说选》杨、戴英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杰;“归化”,,“背叛”和“送去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周琼;《围城》英译本中的译者显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晨;翻译家杨宪益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王莉;《红楼梦》英译本中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8 郑静;从勒菲弗尔操纵理论阐释毛泽东诗词两英译本[D];中南大学;2011年
9 赵玉珍;《红楼梦》杨译本中的文化缺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杨凯;接受美学视角下《边城》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02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0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