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互主体性到互文性的理论再建构

发布时间:2018-08-12 08:05
【摘要】:"对话理论"和"互文性理论"是语言异质性研究的两种重要理论,"对话理论"是"互文性理论"的前文本,而"互文性理论"是对"对话理论"的吸收与移位。本文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意图入手,通过对"对话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在"话语与文本"、"人本主义与文本主义"两方面异同的论析,揭示互主体性到互文性是从主体到客体,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变过程。
[Abstract]:Dialogue theory and intertextuality theory are two important theorie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heterogeneity. Dialogue theory is the former text of intertextuality theory, while intertextuality theory is the absorption and shift of dialogue theory. Starting from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ckgrounds and theoretical inten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ialogue theory" and "intertextuality theory" in "discourse and text", "humanism and textualism". To reveal the intersubjectivity to intertextuality is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subject to object, from subjective to objectiv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互文性理论的文本分析与研究”(11554105)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文性理论与后经典叙事理论的对比研究”(11C03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性——巴赫金研究概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2 凌建侯;试析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及其核心概念“话语”(слово)[J];中国俄语教学;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斌;;互文性:非稳定意义和稳定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美丽;;浅谈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3 王维;;互文性视野关照下的古典诗歌翻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2期

4 李小坤;庞继贤;;互文性:缘起、本质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张聪沛;;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6 申顺典;文本符号与意义的追寻——对互文性理论的再解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欧阳东峰;;作品的记忆 学识的游戏——互文性理论略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8 李妙晴;;从批评话语分析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互文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2期

9 温彤;;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批评研究[J];作家;2009年10期

10 徐文培;郭红;;互文性视域中的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J];外语学刊;201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吕益都;文学批评的“对话关系”[N];文艺报;2008年

2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丁亚平 ;关于艺术与艺术学的对话性理解[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李晓虹;期待更多的精神启示[N];文汇报;2003年

5 四川大学 冯宪光;作为间性文本存在的摄影文学[N];文艺报;2002年

6 ;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蒋寅;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秀丽;克里斯蒂娃解析符号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绍静;从文本到超文本[D];山东大学;2005年

3 严斌;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角色[D];湘潭大学;2006年

4 邓军;热奈特互文性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马秋利;译者主体的互文性视角[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葛桐;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7 赵渭绒;因陀罗之网:互文性与文学空间[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樊文岑;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互文性理论的演进[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沈凝芬;论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哲;越界的自由[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78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178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