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特约评论人语

发布时间:2018-09-03 14:38

[Abstract]:......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文采;沉思在女性文学研究的园地里[J];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Z1期

2 孟庆澍;;性别理论视野下的多元对话——第七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女性文学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会述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谢玉娥;永恒的探索与追寻——读任一鸣《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衍进》[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程志方;;她们——“她们文学丛书”序[J];出版广角;2000年10期

5 邓利;;追求恢宏博雅之美 创造融合大气之风——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6 ;好书辑要[J];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9期

7 红芳;;“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女性文学教程》研究与编写工作已经启动[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5期

8 张凌江;;开阔的视野 沉实的收获——读乔以钢《中国女性与文学》[J];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9 王巧风;山西女性文学的湮没与浮出[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5期

10 董丽敏;突围与渗透:走出中国女性文学边界区分的误区[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地位研究之综述——与教学论诸范畴关系的讨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2 罗哲文;;团结奋进二十年[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5年第1期[C];2005年

3 覃兵;;论我国二十年来教学原则的批判反思与创新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4 ;前言[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5 若亚;;明督抚年表校补(三)[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6 邓普辉;;回忆二十年前的乌鲁木齐讨论会(代贺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岚岚;;英国女性文学溯源——19世纪以前的英国女性文学综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定主;;扬鞭催马奋进时——庆祝《电脑开发与应用》创刊20周年[A];全国ISNBM学术交流会暨电脑开发与应用创刊2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追求过硬 进取无限[A];纪念中国钨业协会成立20周年专集[C];2005年

10 王一镗;;我国急诊医学二十年发展现状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强;中国女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拓荒者[N];文艺报;2001年

2 徐小斌;读《中国女性文学新探》[N];光明日报;2000年

3 吴思敬;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张扬[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李克洁;辉煌二十年 迈步从头越[N];广西日报;2009年

5 ;未来二十年航空发动机进展[N];中国民航报;2005年

6 孙旭华;二十年托起新农村[N];通辽日报;2008年

7 ;沧桑巨变二十年 科学发展换新颜[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周晔;女人不闲谈[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9 记者 谈燕;二十年后,上海将有老人五百万[N];解放日报;2009年

10 晋城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供稿;辉煌腾飞二十年[N];山西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力;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D];河南大学;2002年

2 田美莲;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分裂意识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曹靖;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二十年变迁及其成长环境研究(1982——2001)[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吴妍妍;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5 诸静;金城银行的放款与投资研究(1917—1937)[D];复旦大学;2004年

6 卓英仁;论国际环境法发展趋向及对中国环境法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吕长虹;[D];南京大学;2000年

8 李秀梅;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文娟;申报馆与中国近代小说发展之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安炳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女性作家爱情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传满;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D];安徽大学;2002年

2 杨沙君;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个人叙事与自我话语[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成美善;80年代中国与韩国女性作家比较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福涛;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蒋艳;多元时代的女性批评话语[D];吉林大学;2006年

6 梁四琼;承载女性命运的“方舟”[D];南昌大学;2006年

7 周静;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在中国[D];河北大学;2006年

8 叶松青;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娜拉”形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毕文君;当代女性作家的家族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潘巧仙;关于19世纪下半期与20世纪下半期夏洛蒂·勃朗特批评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20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20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