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西方怪诞审美观念的多元变奏

发布时间:2018-09-08 13:49
【摘要】:西方学者论述怪诞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大体上涉及到了怪诞的各个方面。第一,怪诞的审美形态是奇怪和反常,以古罗马学者维特鲁威、贺拉斯和德国理性主义美学家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第二,怪诞的审美心理是恐怖与滑稽的统一体,以法国学者雨果为主要代表。第三,怪诞的审美功能是狂欢与创造,以苏联学者巴赫金为主要代表。第四,怪诞的成因是陌生与异化,以德国学者凯泽尔为主要代表。西方理论家对怪诞的认识经历了从反感、谴责到逐渐接受、理解甚至欣赏、追求的过程,这既是怪诞艺术在整个艺术大家庭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也反映出人类的审美观念在不断走向宽容和开放。
[Abstract]:Western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emphases on grotesque, which involve all aspects of grotesque. First, the grotesque aesthetic form is strange and abnormal, mainly represented by ancient Roman scholars Wittruway, Horace and German rationalist esthetician Hegel. Second, grotesque aesthetic psychology is the unity of terror and antics, mainly represented by French scholar Hugo. Thirdly, the grotesque aesthetic function is carnival and creation, mainly represented by Soviet scholar Bakhtin. Fourthly, the reason of grotesque is strange and dissimilation, with German scholar Keizer 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Western theorists' understanding of grotesque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antipathy, condemnation to gradual acceptance, understanding and even appreciation and pursuit,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grotesque art in the whole art family. It also reflects the human aesthetic concept in the direction of tolerance and opennes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CZW013
【分类号】:J11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坚;数字艺术对文化的挑战[J];艺术·生活;2005年02期

2 何海燕;;浅析解构重构造型观念的演变过程[J];美术向导;2010年02期

3 王一涵;;艺术中的审美理想认识[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4 穆华;;浅谈艺术教育中的审美观[J];华章;2011年24期

5 胡歆;;论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发展途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学海;;新世纪中国艺术美学展望(提纲)——以中国画,中国内衣市场行情为析例[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姜澄清;;试谈毛泽东的审美情趣——兼论“当代文艺观念”的内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3 苏君礼;;展布,同时携带[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治纲;文学果真多元化了吗[N];文汇报;2003年

2 记者 杨伟伟;艺术院团改革要注重艺术本体研究[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史晶楠;裸体行为艺术还能裸下去吗[N];中国商报;2007年

4 晓林;民俗品位高 春节年画俏[N];中国商报;2007年

5 于海东;拍卖市场价位无关艺术品味[N];湖南经济报;2008年

6 嘉山;足堪珍重的清代宫廷佛像[N];中国商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粘学光 陈佳;市场“升”机盎然艺术投资期待发飙[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张培英;从生产的角度看艺术[N];河北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曹黎;经济大潮下的文学[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10 记者 文峰;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渝调研开“药方”[N];重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丽;怪诞艺术的审美形态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粟世来;消费主义与审美生活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梅;审美嬗变中的网络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4 韩凌燕;《万叶集》的<防人歌>和《全唐诗》的<边塞诗>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高千秋;论李贽美学思想的“尚俗”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郑虹;风雅硕人[D];暨南大学;2005年

7 刘大先;文化群落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多元化[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8 林丹丹;网络文化与当代艺术审美[D];暨南大学;2004年

9 吴艳艳;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怪诞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兆英;论怀特海艺术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30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30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