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艺术精神损害研究
[Abstract]:High-carbon art is a kind of art text which damages the spiritual health of art subject. It mainly includes three categories: highly addictive interactive digital art obscene vulgar art and various forms of false ar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and content of spiritual damage caused by the three kinds of high-carbon art to the art subject, but all of these damages are obviously specific. This kind of mental damage is not only different from the non-specific pathology of all kinds of neuropathy and mental diseases of human beings, nor is it equal to the juridical personality infringement. It is a new, increasingly serious and universal kind of moder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ciety. A tort that affects human mental health. In order to curb the spiritual damage of high-carbon art, it is necessary, firstly, to break the shackles of the theory of artistic harmlessness and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of mental health; secondly, to clarify the standard of artistic quality, to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screening, investigating and rescuing the spiritual damage of art subjects; The basic strategy lies in the art legislation, to establish the free boundary for human artistic behavior, to ensure and defend the human right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数字艺术伦理学研究”(13BA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立新;;论高碳艺术及其本体特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高婷;;低碳表演与高碳表演[J];青年记者;2013年23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吕敏;孙凯;李欣;胡满义;邹大鹏;刘宏民;;C_(10)高碳糖酰基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湛露;戚勇;;高碳钢板坯火切裂纹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京玉;王晓军;刘宏民;;新型高碳糖衍生物的设计及合成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学双;童莉;赵秋月;郑韶青;;我国高碳资源低碳化利用的环保思索[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张艾;宋佩珍;;高碳醇化学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A];天津市第四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集[C];1985年
6 柴彦威;肖作鹏;张艳;;中国城市空间组织高碳化的形成、特征及调控路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刘楠;;从普速到高铁析铁路混凝土桥梁如何应对“高碳”挑战[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曹福清;吉化高碳醇厂开展管理增效年活动[N];中国石油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胡春明;城镇化面临高碳化模式的挑战[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陈传武;高碳低品位硫铁矿开发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石建勋;尽快调整高碳经济模式[N];新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守营;城镇化或成为拉动高碳增长的关键因素[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王丹;“高碳”的未来[N];吉林日报;2012年
7 记者 吴晶晶;中科院:部分省份仍在“高碳”发展[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本报记者 赵瑞希;胡春力:新能源领域出现高碳发展苗头[N];中国证券报;2010年
9 方震宇;双联法炼出高碳低磷钢[N];中国冶金报;2013年
10 记者 吴晶晶;一项研究指出我国部分省份仍在“高碳”发展[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邹大鹏;新型高碳糖及其胺基衍生物和高碳糖氮苷的设计与合成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李博;高碳碳氢燃料的火焰传播特性和熄灭特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蹇益;大型高碳体育场馆低碳运营影响因素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王湛铎;大型高碳体育场馆低碳运营的动力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谢祥辉;活塞用高碳—石墨/铝复合材料性能检测及制备初探[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4 刘超;喷砂清理用高碳铸钢砂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郭美丽;新型三环高碳糖核苷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王红;大型高碳体育场馆低碳运营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7 张平;碳关税壁垒对我国高碳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8 李亢;碳关税对中国高碳产品出口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9 赵新华;高碳铸钢丸热处理及欧文寿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洪敏;溴甲烷催化脱HBr制高碳烃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10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1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