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学民族精神论》
[Abstract]:Professor Liu Wenbin's Theory of National Spirit of Literature was published recently, which is another gratifying achievement in the study of Marxist literary theory in China. First of all, it lies in the true understanding embodied in Literary National Spirit. It is not easy to understand. First, we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literary theory of Marxism-Leninism. The books of Marxism-Leninist classics are voluminous, and literary theories are scattered among them, and it takes ten years to collect them. In this respect, although there is a good foundation laid for us by our predecessors, such as Mr. Yang Han's "Marx and Engels thesis Art and Aesthetics", "Lenin thesis Art and Aesthetics", etc., but as a teache
【作者单位】: 求是杂志社;
【分类号】:I0-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王华;;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演绎[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蔡燕妮;;中国“河伯”与日本“河童”的比较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李晓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与文学[J];创作评谭;2003年01期
4 李晓华;朱希祥;;艺术表现民族精神中的民俗功能[J];求索;2008年01期
5 谢秀兰;高校艺术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功能刍议[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6 杨娟;;关于马列文论的教学、研究及其它——刘文斌先生访谈[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02期
7 刘谦;“马列文论”当代形态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陈长生;透视精神泡沫和缺钙[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04期
9 余亦飞;;老中青三代艺术家 百余件经典作品 重大题材作品展振民族精神[J];中国拍卖;2009年11期
10 王林;;重新建构马列文论体系[J];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丕显;;对立与互补:马列文论和现代西方思潮[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李戎;;把马克思主义的“专利”交还马克思——关于高校马列文论课程内容设计的断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孙子威;;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20年之回顾与展望[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届年会会议纪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纪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白玮;;鲁艺与鲁艺精神评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马驰;;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在桂林召开[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刘文斌;;全球化·中国文化·马列文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马建辉;;丰富与萧条——30年马列文论研究观察[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张磊;;“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二届年会综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相武;全球化与民族精神[N];文艺报;2002年
2 向云驹;民族精神与民间文艺[N];文艺报;2002年
3 张少杰;中国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N];文艺报;2001年
4 王旭烽;关于民族精神和艺术品格的思考[N];文艺报;2002年
5 毛东红;作家要做民族精神的代言人[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6 记者庄浩 颜峰;清新“土风”扑面来[N];云南政协报;2010年
7 黄亚洲;民族精神与新世纪文学组织工作[N];文艺报;2002年
8 郭国昌;文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N];人民日报;2009年
9 赵凯;马列文论人文精神的复归[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夏子;民族精神:永恒的文学艺术母题[N];文艺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海鸥;中国新时期马列文论教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氏香;越南范氏怀与中国王安忆女性小说比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瑶;“民族性”建构的大众化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响;传统媒材介入当代艺术作品及其意义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明玉;论叙事动力的流程和类型[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赵金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文艺思想比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7 白塔娜;《江格尔》与荷马史诗自然观之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然;日本砚友社与中国鸳鸯蝴蝶派叙述主题之比较[D];郑州大学;2008年
9 甘春洁;民族艺术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方式[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徐黄丽;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看我国1949年至1966年间的外国文学汉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20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2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