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传播的节日特质
[Abstract]:Based on ar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s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festival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stivals. A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art, festival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art. Inspired by Gadamer's study of the festival characteristics of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ontology,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and excavates the festival time, the holiday space and the festival spirit, and expounds the festival characteristics of art communication in many aspects.
【作者单位】: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市艺术研究所;
【分类号】:J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张金岭;;论狂欢文化的开发利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4 谢珊珊;;休闲与审美:古代文人自主生命的追求与超越[J];东岳论丛;2011年06期
5 楼嘉军;休闲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6 季中扬;;论民间艺术美学的三个核心范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车延芬;;中国跨界民族舞蹈的消弥与留存——以东北、内蒙古地区跨界民族萨满舞蹈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倪星;原超;;地方政府的运动式治理是如何走向“常规化”的?——基于S市市监局“清无”专项行动的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4年02期
9 罗彩娟;梁莹;;记忆、表征与认同——靖西壮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郭讲用;;春节仪式传播的形式、内涵与功能转变[J];当代传播;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爱平;;印尼孔教:中国儒学的宗教化与印尼化——兼谈海外华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传承播布[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2 何岩巍;;试论清末民国庙宇管理方式的变迁及对寺庙财产权利的侵犯[A];北京史学论丛2014[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美学视野中清明节日民俗的整合[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杨江涛;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3 王爱平;宗教仪式与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7年
4 王必琪;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5 王蔚;山东省休闲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亮;时空与心灵间的视象[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7 曾澜;地方记忆与身份呈现[D];复旦大学;2012年
8 刘海玲;安倍德卡尔的新佛教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傅钱余;民间仪俗与民族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0 马慧;叶芝戏剧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灿;唐代娱乐活动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和湍;怒族传统节日“如密期”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郑秋瑶;城市园林休闲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岳培宇;长江流域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胥志强;择日:时间与生命形式[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李翠新;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邹积艺;旅游节事的文化解释及社区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黄丹;城市已婚职业女性休闲参与和休闲制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悦明;山东省旅游节庆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谢珊珊;休闲文化与唐宋词[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J];理论与创作;2003年05期
2 曾耀农;潘晶;;论艺术传播的效果[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曾耀农;邹凤波;;艺术传播与新历史主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曾耀农;高颖;;艺术传播和主流文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曾耀农;殷攻晖;;艺术传播与后现代主义[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李青;;浅谈市场经济下商品对艺术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7 苏艟;方兴;;论艺术传播的本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03期
8 邱国鹏;林梓波;;信息时代艺术传播的新思考[J];艺术科技;2007年02期
9 张永昌;;一枚硬币的两面——艺术与科学[J];艺术教育;2008年04期
10 姜德红;赵浩;;隐性知识在艺术传播中的运用[J];艺术研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冬梅;;《艺术产业化的历程反思与理论诠释》成果概要[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宋蒙;;从历史语境中看艺术活动的现代转换[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丰捷;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成立[N];光明日报;2011年
2 欧阳友权;艺术学建构的创新思维[N];中国艺术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殷燕召;艺术学“自立门户”后综合性大学如何规划?[N];光明日报;2011年
4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艺术的火把 生命的火把[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邹文;艺术不以公众优先是道义缺陷[N];工人日报;2005年
6 金元浦;艺术:从独创性写作到创意产业[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王廷信;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N];文艺报;2009年
8 记者肖雨枫;北航成立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刘琼;谁来“打开艺术之门”[N];人民日报;2008年
10 早报记者 陆斯嘉;上海文交所首次涉足公共艺术领域[N];东方早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丽静;技术时代的艺术之思[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太阳;网络艺术传播的育人功能探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3 梁媛媛;数字艺术传播德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樊朝臣;从审美走向消费:艺术接受的当代嬗变[D];山东大学;2008年
5 纪新蕾;媒介变革与艺术传播[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6 刘胜男;影视艺术传播视野中的内容与形式[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7 李精明;艺术管理学基本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庄蕾;《艺术旬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韩梅;论艺术传播中的权力运作[D];郑州大学;2013年
10 邓金玉;当代技术变革中的艺术生产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31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3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