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戏仿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概念及其流变

发布时间:2018-12-10 19:03
【摘要】:戏仿是西方文学理论中一个最重要也最模糊含混的概念。从西方文学理论对戏仿的概念定义入手,探寻其理论渊源、学理支撑,从而勾勒出西方文学理论关于戏仿的发展流变史。不仅将关于戏仿的各种西方文学理论联系起来,也放在历史的背景下进行重新认识,并且分析戏仿在西方文学理论中从古代到当代的发展脉络,指出戏仿在未来的理论中的发展趋势。
[Abstract]:Parod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vague concepts i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Starting with the definition of parody i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theoretical origin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outline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parody i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It not only links all kinds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about parody, but also reunderstands i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story,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parody from ancient to contemporary in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arody in the future theory is pointed out.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永稳;简析康德美学中审美与人的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陈祥明;论科学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王金龙;生活经验转化为审美经验的心理功能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5 李淑言;结构主义对美国文学研究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6 李剑;论比较教育的目的性与审美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王一川;通向中国现代性诗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李军学;论喜剧艺术的本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陈吉猛;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邓双林;论音乐美的纯粹性——对音乐本质的思考之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av本;;以屈原为例:西方浪漫主义阐释的有效性问题[A];中国楚辞学(第六辑)——2000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D];四川大学;2002年

2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胡泓;从他者到他们[D];河南大学;2003年

4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于东晔;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D];苏州大学;2003年

6 钟锡南;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国庆;落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肖剑南;东有启明 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秦艳贞;朦胧诗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冯巩;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宁;“文气”的生命内涵与美学意蕴[D];西北大学;2002年

4 王美钦;写实油画技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5 余学玉;由理性向非理性过渡的桥梁[D];安徽大学;2002年

6 张鑫;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现代性[D];湘潭大学;2002年

7 袁继灵;三曹及其诗歌[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晓春;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夏燕;论电影艺术接受的审美规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10 雷泽兵;感伤的行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倩;;“戏仿”的概念内涵及流变[J];语文学刊;2010年22期

2 程军;;什克洛夫斯基论“戏仿”[J];理论界;2009年05期

3 陈后亮;;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情结:怀旧还是反思?[J];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4 刘如珍;;戏仿:一种难以回避的话语表达方式[J];艺苑;2009年05期

5 付凤菊;张国良;;戏仿的寄生性与批评性(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8期

6 康兆春;;戏仿:再回首抑或创新的无奈[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李妙晴;;从批评话语分析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互文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2期

8 詹莉;;戏仿对当代文学艺术创作的影响探析[J];长城;2010年04期

9 李林荣;泛文学时代的散文写作[J];当代文坛;1998年03期

10 李锋伟;;“西学东渐”与西方文学理论引介的缘起[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北塔;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凌建英;艺术的良知与青少年教育[N];文艺报;2010年

3 禹建湘;后现代语境下的乡土想像[N];文艺报;2005年

4 李静宜;文艺批评要驯服市场的“野性”[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邢立丽;戏仿概念的历史流变和理论内涵[D];辽宁大学;2012年

2 董晓蕾;暧昧的抵抗[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非玄;超文性戏仿理论试说[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4 胡漫;作为话语类型的“狂欢”[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慧敏;“严肃的游戏”[D];郑州大学;2006年

6 郑湛;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流媒体艺术表现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7 李晶晶;后现代视域中的互文性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71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71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