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辽宁文学蓝皮书文学理论批评夏之卷
发布时间:2017-01-18 14:22
本文关键词:理论的批判机制与西方理论强制阐释的病源性探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相关评论
首页 > 专题 > 2015年辽宁文学蓝皮书——夏之卷 > 相关评论 > 正文
2015年辽宁文学蓝皮书文学理论批评夏之卷
李桂玲
三个月的累积中,辽宁文学理论批评成果颇多,数量多,质量稳定。在生态小说研究、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问题、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问题、鲁迅研究等方面都有研究文章面世。针对近期出现的新文学作品,以及文坛经典的作家作品,都给予了及时有效的评论关注。体现出文学批评的及时性,评论者们的责任意识与敏感度。
一、综论
随着生态保护、能源再生、循环经济等口号与社会活动的浪头不断推升,有着“生态”字样的文学样式日渐丰富起来,并有成为评论界新宠的姿态,众多作品在评论文章中被冠以“生态小说”、“生态诗歌”等等名头,形成了一股“生态”评论热。《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刊发了一篇《儿童视角与新世纪生态小说的时间叙事》(张贺楠,《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作者在文阐述了他所理解的生态小说的特性,“新世纪生态小说在建构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历史时倾向于以儿童视角表达人类与自然的亲疏关联,体现出作家对自然母亲天然亲近、依恋的纯真情感。”同时,儿童视角在新世纪生态小说的创作中,“再现少年与父亲的自然认知”。在汲取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的养分后,新世纪生态小说通过儿童视角的启用,“挖掘万物有灵论的哲学意蕴”,呈现出人与自然、生物自然与物理自然交流汇聚的图景。1942年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的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和2014年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都确立并明确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文艺的人民性是如何发展,又是怎样体现在文艺作品中并发挥其作用的,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论人民性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王向峰,《辽宁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一文中,作者追溯了“人民性”的历史范畴,他认为,在社会主义之前的历史阶段上的文艺中,人民性的思想基础是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人民性的思想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党领导文艺战线的工作中,在社会主义的人民文艺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相适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显现为新质的人民性,实现为与文艺的社会主义党性的一致性,是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保证。
在世界一体化潮流席卷全球的当下,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变化显著,文学亦不能置身其外。中国当代文学几十年间的不断借鉴、与融合发展顺应或说呼应了这样一种潮流。那么在当今国际文学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是怎样进行的,又呈现出怎样一种风貌,是值得研究的。孟繁华在《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国际化语境——以莫言为例》(孟繁华,《文艺研究》201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以莫言获得“诺奖”为表征,一方面表明中国文学被国际社会认同,同时也表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国际化语境业已形成。当代文学创作的外部资源已经发生变化,与苏俄文学单向交流的状况改变之后,三十多年来我们与国际文学界的交流丰富了我们对文学的理解;过去由我们自己指认文学经典的时代业已结束,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学的评价、国际文学奖项的颁发,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整体格局中的形象正在重新塑造,因此也日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而过去那种悲怆的挫败感终于成为过去,中国文学正开启新的历史。
关于鲁迅的研究,在中国历来不乏其人,区别只在关注点及角度的不同。有研究者认为近年日渐出现一种贬损甚至亵渎鲁迅的研究现象,而其作者主体皆为知识分子。在《贬损、亵渎鲁迅:中国当下某些“知识分子”的“新常态”》(李春林,《文化学刊》2015年第4期)一文中,作者列举出了几个例证,用以说明当下鲁迅研究中,对鲁迅全方位、多样态的贬损和亵渎的情况;重点分析了,贬损、亵渎鲁迅的主体,即以“大陆新儒家”中坚力量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而中国当下知识分子背叛自己的历史使命、迅猛异化,是其贬损、亵渎鲁迅的根本原因。
针对“批评备受争议”这一问题,讨论仍在持续,《人民日报》编发了系列文章,试图剖析当代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文学批评的温度、力度和风度》(刘巍,《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一文认为,当下文学批评存在的症候,主要是:理论批评面对生命感知灵魂触觉时缺少“温度”,不能以论者的血脉真情充实研究,而拉大了批评与人生、与文学之间的距离;知识性批评缺乏“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对自身判断力的个性化表达、对文学现场的准确把握缺乏足够信心和底气,从而造成批评“力度”不足;新媒体批评在发言主体身份构成、评价标准设定、言说尺度把握等方面的“风度”,仍需提升。
《新世纪长篇小说承担文化传承重任》(周景雷,《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8日),诚如作者所言,新世纪长篇小说是一种受环境和观念深刻影响的转型创作。这种转型接续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甚至是现代文学传统基础上,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样貌:突出的是数量的增加,每年3000余部;体量逐渐扩大,动辄上百万字;容量上跨越三五十年,甚至百年,有历史的广度与纵深。在承担传承和建构文化的责任方面,力图挖掘、还原原质文化。在题材方面,越来越呈现出跨界化倾向。创作代际差异与特色突显。现实主义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中呈现了多元化的姿态。悲剧与狂欢特色交织前行。新世纪长篇小说的丰富性、复杂性,也为长篇小说研究带来了新的难题与有待开拓的空间。
二、作家、作品论
在和平年代如何对战争、对战场上的人进行叙述与描摹,对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者们是个巨大的挑战。何顿的长篇新作《来生再见》和范稳的《吾血吾土》面对了这样的挑战。在《突破从“打扫战场”开始——以〈来生再见〉等小说为例》(贺绍俊,《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一文中,作者认为在和平年代描写战争的小说作品中,这两部作品找到了叙述的突破口,即中国现代战争史上存在着一个始终也没有完结的“打扫战场”的特别现象。所谓“打扫战场”是指一种特别的政治态势,一种政治化的战争思维在战争基本结束后仍未终止。而这两部小说试图穿越意识形态化的叙述铁丝网,突破英雄主义基调的单一向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平民化的英雄叙事,一种去神圣化的抗日战争叙事,创造一种更广阔的审美空间。“70后”的文学创作,近年来不断受到评论界的关注与重视,作为“70后”重要的实力作家,张楚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与文学追求,默默勾画着他自己的文学图谱。《张楚小说创作论》(张学昕、李壮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一文,以张楚小说整体创作为脉络,探讨了张楚小说对人生本质命题的追索,对人类精神自由朴实的向往,对生命个体情绪的体验。张楚小说在现实与诗意间游弋,志在发掘文学的存在价值。由此,该文作者认为,张楚小说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在“集体记忆”淡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一个作家如何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诗性体悟、对平凡人物的内心捕捉,实现文学对生活的叙述,阐发生命的意义。
《“到处人间烟火”——迟子建中短篇小说论》(翟永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始终扎根于富于生命力的日常生活,这使得那些平凡人的生活被推到小说舞台的聚光灯下,并且日常的琐碎与生动消融了僵硬理性带来的规训力量。生命之痛在迟子建的小说中绵密而刺目地存在着,但她利用出色的"控制",用希望和光明稀释了这些令人窒息的伤痛,这种朴素自然的苦难叙事在20世纪文学史中独树一帜。在迟子建小说中存在着诸多如放河灯、洗澡、葬礼、渔汛等仪式的描写,这是东北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仪式承载着象征的功能,具有修辞意义,不仅表达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情感,而且还包含了迟子建对于死亡及文化的独特理解和思考。
《福尔摩斯与奥斯丁——重读杨绛的小说》(许江,《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是一篇对杨绛作品特色的研读文章。作者认为,福尔摩斯与奥斯丁出现在杨绛的小说和论文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本因素,也成为重读、细读杨绛小说的新角度。福尔摩斯带来的首先是故事性、趣味性和悬疑性的植入,用侦探命案的冷静而执著的方式来审视、探查人事的奥秘;其次是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带有某种神秘性,有时竟像一个谜。奥斯丁虽然对杨绛的小说创作影响至深,可不愿顺着写的杨绛却另辟蹊径,走出了奥斯丁的围城,在叙事结构、人物设置和写作观念上都呈现出不同的追求。杨绛巧妙地将福尔摩斯和奥斯丁嫁接在一处,融悬疑紧张与浪漫温馨于一炉,形成了自己独特而成熟的艺术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巴金童话:“使人变得更好”》(乔世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5期)受着现实触发和文学阅读的影响,巴金在1930年代写作的童话主要是为了曲折表达其对现实和制度的控诉,因此他更期待成人读者成为自己童话的知音;巴金1950年代的童话写作则告别了控诉的基调。与在小说中审视父亲以及表现尖锐对立的父子关系不同,巴金在更具有自由度的童话中对理想的父亲与和谐的父子关系有着朦胧而美好的建构。
2015年初,薛涛出版了他的儿童长篇新作《白银河》,在这部以雪域仙境“香格里拉”为叙述背景的长篇中,又将上演怎样的探讨神奇自然与浩淼人心的精彩故事呢?《香格里拉上的“爱与死”——薛涛〈白银河〉》(晓宁,《文艺报》2015年6月8日)一文,简述了《白银河》的故事梗概,同时,认为这部作品呈现出了一种原始古朴的、自由自在的生命气息,在这里,人、动物、自然统一成为了一体。而作者在作品中放置的“爱与死”这样巨大而深邃的文学主题,正体现出小说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终极的冒险。也正是这种对于死的超脱、爱的延续的文学书写,使得《白银河》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敬畏之书、象征之书、感动之书。
《新的儿童文学潮流在崛起——立极心理咨询小说《美丽心灵》的文学功能解析》(王家勇,《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于立极于1998年首创心理咨询小说,而《美丽心灵》则是此类小说的大成之作。这部作品的文学功能有三:其一,从文学作品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心灵疗治,作品中的人物在完成疗治的过程中也使读者能够由此观察自我、了解自我,并找到一条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路径;其二,作家主动承担向儿童呈现各种苦难形态的社会责任,也由此体现出作家试图用文学的力量平复这些苦难的良苦用心;最后,作家在作品中将人的精神心理危机做了全面的展示,其终极目的则是对经历苦难后的即将崩塌的精神心理进行重新启蒙、开化和重建,这是文学的教育功能的本源表达。
植根于辽西边地创作的谢友鄞,用文字营建了一个神奇的“辽西边地世界”。《论谢友鄞边地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质》(叶立群,《长江丛刊》2015年第10期)一文,单从其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质研究入手。其小说作品,以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活为背景,开掘自然生态及生产方式的历史印记;展示辽西边地地域风情及民俗文化;探究边地人的文化心理。用带有情感温度的文学语言记录下来的辽西边地世界,及生活在其中的渺小却真实的边地人,总能给人一种踏实而又生机勃勃的生命质感。
2015年第2季度省内发表评论文章统计情况(不完全统计):
在互融与宽容中生长与上升——新世纪辽宁诗歌述评(李犁)
《红海滩》2015年第2期
新的儿童文学潮流在崛起——立极心理咨询小说《美丽心灵》的文学功能解析(王家勇)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伪满洲国文学书写中的妓女叙事——以《朦胧烟花巷》为个案研究(冯静)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2期
突破从“打扫战场”开始——以《来生再见》等小说为例(贺绍俊)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
儿童视角与新世纪生态小说的时间叙事(张贺楠)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
简论莫言在俄罗斯的译介与传播(郑英魁)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
中国文学与文化典籍英译的批评标准(王焱、姚振军)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
记忆的代数——从现实主义到新现实主义再到魔幻现实主义(斯蒂芬·哈特著,付筱娜译)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3期
理论的批判机制与西方理论强制阐释的病源性探视(高楠)
《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文学批评的温度、力度和风度(刘巍)
《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纪念先锋文学三十周年(孟繁华)
《南方文坛》2015年第3期
具有理论目标的文学批评——读于爱成的《深圳:以小说之名》(贺绍俊)
《南方文坛》2015年第3期
文艺批评的变化与困局(孟繁华、唐翰存)
《人民日报》2015年4月3日
尝试与创获——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理论建构(胡胜)
《天中学刊》2015年第3期
张楚小说创作论(张学昕、李壮飞)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阿来小说的叙事美学(梁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福尔摩斯与奥斯丁——重读杨绛的小说(许江)
《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
论人民性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意义(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文艺报》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问题讨论探析——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视角(魏宝涛)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数字时代的艺术生存(刘巍)
《艺术广角》2015年第3期
网络传播给诗歌带来了什么(李轻松)
《艺术广角》2015年第3期
诗歌:新媒体时代重放的艺术花朵(王鑫)
《艺术广角》2015年第3期
“到处人间烟火”——迟子建中短篇小说论(翟永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论苏童笔下的男性世界(潘映希)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国际化语境——以莫言为例(孟繁华)
《文艺研究》2015年第4期
阎真的三真(贺绍俊)
《湖南文学》2015年第4期
无人区的荒诞剧——读范小青《我在小区遇见谁》(贺绍俊)
《名作欣赏》2015年第4期
“另类”的青春叙事——评王都《脏舌头》《天空灰》(梁海、陈政)
《海燕》2015年第4期
贬损、亵渎鲁迅:中国当下某些“知识分子”的“新常态”(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5年第4期
卮议“五个鲁迅”(曲彦斌)
《文化学刊》2015年第4期
爱情伦理的深度侦探与残酷追问——读须一瓜的小说《淡绿色的月亮》(李鹏、宋伟)
《芒种》2015年第4期
张天翼、沈从文都市讽刺小说比较论(王卫平、范译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品读书中的美好“滋味” ——读王鼎钧的《书滋味》(贺绍俊)
《光明日报》2015年4月21日
古今对话与戏剧冲突——从话剧《庄先生》说起(孟繁华)
《北京日报》2015年4月23日
白话传统与当代新诗(张立群)
《文艺报》2015年4月27日
巴金童话:“使人变得更好”(乔世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年第5期
既可敬也可爱的公安干警形象(贺绍俊)
《文艺报》2015年5月4日
从本土化看《带灯》(侯庆伟、罗莹)
《鸭绿江》2015年第5期(下半月)
从《羊舍一夕》分析汪曾祺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童年经验的影响(侯庆伟、罗莹)
《鸭绿江》2015年第5期(下半月)
大舞台主角的隐秘人生与复杂人性——周大新长篇小说《曲终人在》(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5月6日
茅盾文学奖作品能成为经典吗?(贺绍俊)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5月12日
文学研究中的国家主题(张立群)
《光明日报》2015年5月18日
朴实、本真的亲切感——读杨俊文的《那些个黄昏与黎明》(贺绍俊)
《文艺报》2015年5月20日
矿井下的卡夫卡——读老九的小说(贺绍俊)
《文学报》2015年5月29日
日常生活中的光与影——新世纪文学中的魏微(孟繁华)
《名作欣赏》2015年第5期
开掘日本民族和美的原始精神(季红真)
《读书》2015年第6期
当前文化语境中的文风问题(李云雷、孟繁华等)
《西湖》2015年第6期
我们都是春天的逗点——读徐鸣幽关于春天的诗(王爱民)
《辽河》2015年第6期
当忌妒煽起你的叹息——评禅嫣小说《录音笔》(李庶铭)
《辽河》2015年第6期
香格里拉上的“爱与死”——薛涛《白银河》(晓宁)
《文艺报》2015年6月8日
新世纪长篇小说承担文化传承重任(周景雷)
《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18日
透视新历史小说出版热(王平、王欢)
《中国出版》2015年第8期
论谢友鄞边地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质(叶立群)
《长江丛刊》2015年第10期
编号: 辽ICP备05007754号 通讯地址: 辽宁作家网 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 邮编:110041 电邮:lnzjw2008@sina.com
本文关键词:理论的批判机制与西方理论强制阐释的病源性探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8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