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人性的塑造——加达默尔和孔子“教化”理论之比较
[Abstract]:......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华审美文化传统与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审美文化建设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10JJD750004)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法;;礼乐文化:理解先秦美学特色的一个路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江华;;典籍英译中语篇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初探——以《论语》的六种英译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胡友峰,付昌玲;论伽达默尔对艺术真理的探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胡友峰;;实践理性:康德美学的超验之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裴德海;;中国文学悲剧意识的流变与依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郭梅;赵黎;;孔子的为师之道对现代教师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汪裕雄;艺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华美学思想评议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袁传璋;;子夏教衍西河地域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张雪梅;;伽达默尔对艺术作品的探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徐良;李慕蓉;;论“孔颜乐处”中的安贫乐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郄普;;略论孔子的性命之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罗江文;;从《论语》等先秦典籍看儒家诚信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白子超;;孔子中庸思想再辨析[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国祥;郭曙岩;;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政治权威的发展[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异;康德、马克思、海德格尔实践与认识关系思想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浩;《医心方》体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学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巴永贵;中西方大学校训伦理思想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莉莉;从孔子教育思想思考现在的语文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米丹丹;《论语》所包含的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娟;先秦儒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践[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燕玲;敏求精舍[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萌;;对艺术真理问题的哲学探求——加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艺术本体论研究[J];语文学刊;2008年16期
2 许蔚;;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及其真理问题——加达默尔对艺术的创造性诠释论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王永强;;浅谈当代少数民族艺术教育的教化与共性培养[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沈幼平;加达默尔文艺诠释理论与“诗无达志”说[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袁世硕;;加达默尔文艺作品存在方式论质疑——读《真理与方法》札记[J];文艺研究;2006年02期
6 王建成;滕晋;;以快感对抗教化——桑塔格论艺术目的[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张明;从加达默尔的“游戏说”看文学意义的发展规律[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路文彬;;诠释、对话与误读——对于诠释学的另一种认识[J];创作评谭;2004年04期
9 郭继海,江晓梅;艺术中的真概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首映;姚斯及其《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J];文艺研究;198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茂叶;人文语言视域下的文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郭娟娟;孔子“六艺”中的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王全伟;林纾《黑奴吁天录》翻译之合法性探讨[D];河南大学;2009年
3 叶磊蕾;象征:作为中介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贾丹丹;空缺填补:文学翻译中意义的动态建构[D];河南大学;2006年
5 张明;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历史变异性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64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6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