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20世纪:学人与艺术

发布时间:2019-04-25 11:08
【摘要】: 20世纪是一个非同寻常、值得回味的世纪,有着太多的动荡和变革,国家的崛起、民族的振兴、社会的沉浮、人生的悲合、中西文化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交汇、思想的振荡、文化的觉醒,在这沧海桑田、风云变幻的一百年里涌现了大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当我们从艺术文化学的角度把他们当作一个群体来研究时,会发现他们都或多或少的跟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世纪:学人与艺术》这一课题就是试图从此一角度出发研究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即20世纪)学人与艺术的关系。 通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20世纪学人与艺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这种关系是通过很多方面来表现的。本文是从学人的艺术世界、学人的艺术理解、学人与中国艺术精神这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通过这三部分分析,我们看到一代学人在严谨的学术生活之外还拥有一个活泼泼的艺术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他们不但懂艺、爱艺、谈艺,而且融整个生命情调于艺术的创作之中,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学人之艺。雅逸趣味的追求,悠游之美的生命闲适,生命激情的勃发,人生终极境界的体悟,在众多方面,学人赋予了艺术更多的文化内涵和人生韵致,形成了一个理性层次上较高的艺术欣赏、创造、批评的群体。同时,,他们对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关怀,他们以其独特的身份参与艺术,对艺术的提携与扶植、守护和开新,代表了中国主流文化对艺术的态度。尤其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成为艺术发展的脊梁,成就了中国艺术的生命。学人对艺术的理解,其哲学的思考超越了直觉的意识,他们站在宇宙、人生的基础上领略艺术品中的心灵启示,更加关注形式背后的精神价值。学人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国艺术精神,在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继承和开启之中,重新挖掘了传统艺术的现代价值,使中国艺术精神凸现出来,强调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总之,一代学人与艺术是不离不弃,密不可分的。学人进入艺术领域,艺术融入学人生命之中。拥有艺术,学人生活斑斓,情感释放,生命流畅,学理灵动;拥有学人,艺术由技入道,高雅深致,境界幽远,艺理精纯。 研究学人与艺术的关系,不仅是对现代“学艺相隔”的学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而且是对一个世纪以来学人与中国文化关系的一个侧面的探讨,同时对现代艺术学的构建以及对其内涵的充实,宜有其特定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0-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开源;;《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J];飞天;2011年12期

2 游宇明;;民国学人的事师[J];文史天地;2011年05期

3 ;哲思妙语[J];新一代;2009年03期

4 ;学人荐书[J];文学遗产;2011年05期

5 ;艺术市场权威推荐 当代意象油画大家——刘文进[J];艺术市场;2011年09期

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周仲荣教授荣登《神州学人》封面[J];表面工程资讯;2011年03期

7 赵娜;;赵州语趣[J];华夏文化;2010年03期

8 康庄;;禅宗弹指启悟法之语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刘晓陶;;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中的中国艺术精神[J];美术观察;2011年07期

10 李晓民;;架上绘画在中国的创新之路[J];文艺评论;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吉象;;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李醒民;;学人超脱和自律是学科建设的根基[A];第八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赵永新;;中国艺术精神与21世纪[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周威兵;;试论秦汉庄学和中国艺术精神之关系[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5 舒大刚;;谈谈巴蜀学人在儒家文献“典范”转换中的实践及成就[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玉梅;;解读冯友兰念清华学人的文化符号之“仁”与“成仁”[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徐湘霖;;“纯素”之美与文人的“禅"意识[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孟雪梅;;论新世纪图书馆学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改革[A];海峡两岸资讯服务与教育新方向研讨会大会交流论文[C];2002年

9 ;后记[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10 陈怀荃;;一名老龄学人的心态和生活[A];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艺术精神》[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 储朝晖;为何说大学中不少人难称“学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李东星;引领时代文明风尚 彰显中国艺术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记者 殷燕召;图书界学人研讨当代使命[N];光明日报;2010年

5 侯方林 李丽云 本报记者 马云霄;海洽会:对接互动联手攀高[N];黑龙江日报;2004年

6 朱悦 首席记者 于航;借助海外学人智力 助推全市创新发展[N];牡丹江日报;2007年

7 苏军;低龄留学人数少了[N];文汇报;2003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 实习生 赵夏蓉;第二批“世纪广东学人”名单出炉[N];南方日报;2011年

9 本报驻京记者 王乐;国内学人把“自我”讲清楚了吗[N];文汇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马云霄;真情召唤 学子回归[N];黑龙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爱兵;20世纪:学人与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张宏;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D];山东大学;2007年

3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年

4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龚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观念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何士扬;中国画“勾勒法”学理探微[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10 赖玉芹;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斌;巫术思维与艺术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饶岱珲;中国古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精神[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3 谢宏雯;原始岩画艺术精神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靳泉;郎静山与集锦摄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胤杰;赵无极与中国艺术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肖辉;徐复观对“中国艺术精神”的追寻[D];中南大学;2009年

7 蔡晓妮;清末民初留日画人学人对中国近代美术的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8 杜小同;浅谈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意象方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曦;中国艺术精神对当代中国版画创作的影响[D];天津美术学院;2009年

10 谷杨;道家之道与艺术之美[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65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65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