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对曼殊斐尔小说的翻译及其影响
[Abstract]:Xu Zhimo has translated many poems of English literary masters in his life, while he has translated relatively few English novels. Among these few novels, Manzhael (Mansfield) 's work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 The translation of "Mansfield" was also first used by Xu Zhimo. Compared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Mansfield," which was used by some later scholars, the former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aesthetic needs of the Chinese people for female appellation. The latter is more faithful to "transliteration" in pronunciation, and this difference in detail reflects Xu Zhimo's subjective emotional expectation of "Mangifaire," which on the one hand comes from Xu Zhimo's personal acquaintance with Manuffael.
【作者单位】: 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盛绘;;徐志摩翻译活动的选择倾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王斌;;质疑现代科学纯粹的西方文化渊源——与余英时先生商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秦立彦;;棘手的悖论[J];读书;2009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延辉;场域—惯习理论观照下徐志摩对英语诗歌的翻译[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全红;诗人译诗,是耶?非耶?——徐志摩诗歌翻译研究及近年来徐氏翻译研究沉寂原因新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洪晓楠;李晶;;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和谐文化的构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余英时;;一个传统,两次革命——关于西方科学的渊源[J];读书;2009年03期
4 李存山;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易经》[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韵;;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操控中的彰显——以徐志摩的诗歌翻译为例[J];文教资料;2011年18期
2 高照成;原典性实证研究——兼评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期
3 赵峻;;徐志摩与哈代的文学因缘[J];学海;2008年03期
4 付悦;;从哈代诗歌翻译看徐志摩的翻译思想[J];文教资料;2010年13期
5 韩石山;自省、调适与其他[J];文学自由谈;2003年01期
6 邓丽君;;译者意识形态对诗歌翻译的操控——分析“爱情”的徐志摩译本[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陶家俊;张中载;;论英中跨文化转化场中的哈代与徐志摩[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5期
8 陈琳;张春柏;;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9 徐畔;;中西诗歌比较——漫谈华兹华斯与陶渊明、徐志摩诗歌比较[J];林区教学;2006年12期
10 陈保菊;;在自然的怀抱中塑造自己的人格——徐志摩与雪莱诗歌自然意象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玉良;;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人类学探索与失误[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姜欣;姜怡;;试论典籍英译中形式对应对于功能传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宝锋;;辜鸿铭的读者意识浅析——以辜氏《论语》英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兆云;;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互文还原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6 周志光;;林译《黑奴吁天录》中的民族文化意识分析[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旭;;“桃梨之争”的美学蕴涵——朱湘译诗中文化意象传递的现代诠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玉珏;;论译者主体性在典故翻译中的体现——比较文学视角[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涂兵兰;;翻译文学的俗化与消费接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明;;操纵与翻译策略之选择——《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建民;徐志摩与歌德四句诗的六译[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杨建民;徐志摩与托玛斯·哈代[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浩瀚;“作家”要提高做人品位[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袁跃兴;“排行榜”时代[N];工人日报;2007年
5 童庆炳;第一位的文学价值[N];文艺报;2003年
6 朱洁;少数民族诗歌:“摆渡”于汉英之间[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杨瑞仁;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谈[N];文艺报;2002年
8 李保平;诗歌对翻译的拒绝性[N];辽宁日报;2007年
9 ;文化交往中的文学翻译[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谷羽;阿翰林:针对翻译弊端的一剂良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琳;陌生化翻译: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瓦库迪;中国与斯里兰卡爱情诗歌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4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唐艳芳;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黎;中国现代小说早期英译个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金敬红;解构视角下翻译中的二元对立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赵璧;博弈论视角下的重译者策略空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全红;诗人译诗,,是耶?非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朱灵茜子;徐志摩诗歌翻译的三种转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小艳;托马斯·哈代与徐志摩的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蕾;诗人兼译者[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振林;徐志摩诗歌翻译艺术创新性[D];中南大学;2008年
6 魏国珍;从操纵论视角管窥徐志摩诗歌翻译[D];中南大学;2008年
7 应承霏;英语儿童文学的汉译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春;接受美学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李震红;翻译策略与“翻译过程总括模式”——译著《黑奴吁天录》的个案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10 闫婷;文学翻译的流失与补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5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6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