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中华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之关系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the "unity of man and man",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unity of man and ma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he leading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and the "unity of man and ma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good medicine to punish the malpractices of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It is also a kind of life ideal, a kind of moral realm, and even a kind of one-time and one-day pessimism.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国家“211工程”三期“艺术学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钱正英;马国川;;中国水利六十年(上)[J];读书;2009年10期
2 钱正英;马国川;;中国水利六十年(下)[J];读书;2009年11期
3 张燕;论中国造物艺术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J];文艺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启文;;浅析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文化精神[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楼建勇;;浅析当代园林中叠石造山中存在的问题[J];现代园艺;2011年13期
3 沈百鑫;;环保理念下的水体治理[J];绿叶;2012年05期
4 长北;;天人合一——传统艺术与文化系列讲座之一(上)[J];美与时代(上);2010年04期
5 长北;;天人合一——传统艺术与文化系列讲座之一(下)[J];美与时代(上);2010年05期
6 张鲁凝;;浅谈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9期
7 沈百鑫;;环保理念下的水体治理[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2年03期
8 罗兴佐;;论新中国农田水利政策的变迁[J];探索与争鸣;2011年08期
9 沈百鑫;;比较法视野下的我国可持续水治理(上)——对水和水情的法律理解[J];水利经济;2012年05期
10 王习明;;建国以来成都平原农田灌溉制度的演变——以绵竹射箭台村为例[J];中国农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沈百鑫;;水法中的水相关概念辨析——水、水资源、水环境、水体[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程艳萍;中国传统家具造物伦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4 薛晓飞;论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借景”理法[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理法与继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6 魏菲宇;中国园林置石掇山设计理法论[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耿晓雯;论中国设计艺术的恒常与流变[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杰;现代园林置石理法与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欣;“匠”与“意”[D];南京大学;2011年
4 魏保枝;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周旭;从张良庙的景观空间格局看陕西汉代园林文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周海燕;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东南大学;2006年
7 徐丽君;江南古镇园林的解读与开发利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晓玮;“中和”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器具设计[D];青岛大学;2008年
9 周苏;南京云锦的宫廷图案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国庆;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J];东南文化;1999年03期
2 周桂钿;北京建筑中的文化内涵[J];文艺研究;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庆利;;“天地良心”的文化反思[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6年01期
2 黄毓任;中国艺术的宇宙精神[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白淑杰;;“和”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影响[J];南方论刊;2008年02期
4 夏文仙;;论中国艺术中的自然精神与“气化”思想[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伍莉莉;;中医思维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J];艺术教育;2007年10期
6 孟书;;性格的博弈——中西艺术的差异性问题探析[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刘惠文;;蔡元培的传统文化观[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8 黎英;;“天人合一”——包装设计发展的最高境界[J];艺术探索;2007年02期
9 李昆;;老子的生态观与可持续发展[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郭必恒;;国民艺术素养学视野下的中国艺术传统[J];当代文坛;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岩静;;文化传统与道德选择[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2 盛林;;关于仿拟的文化反思[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王宜峨;;从美国《道教与中国艺术展》谈谈对道教研究的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张红萍;;商鞅出走的文化反思[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5 钱天华;;“政务公开”与文化传统[A];激浊扬清——廉政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振华;;中国艺术与葫芦文化[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7 吴亚平;;“道法自然”生态伦理思想初探[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8 杨韶刚;;道德价值的文化根源与类道德价值的普世性[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邓姗;曹延慧;;浅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10 李强;何小涛;;建筑审美设计中的继承与发扬[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青剑 李小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崔成泉;走向细分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蒋萍;民资“追捧”中国艺术节[N];文汇报;2004年
4 廖君;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公开征选形象大使[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陆璐;形成艺术科研教育创作三足鼎立发展格局[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顾维洁;谁来赞助中国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李志勇;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在京成立[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李峰;67件千万元中国艺术品意味着什么[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焦雯;24年前中国首次参加奥林匹克艺术节纪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陈履生;书画赝品的花样翻新有可能毁掉中国艺术的前程[N];人民政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相强;关于中国园林与生态园林的新思维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吕变庭;北宋科技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武锦华;镜像的“长镜头”[D];浙江大学;2006年
4 庄秀芬;古代朝鲜女性汉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岳晓英;论中国电影的离合型叙事结构[D];复旦大学;2008年
6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金身佳;敦煌写本宅经葬书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8 黄苏瑾;中国动画剧作的民族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尹晓丽;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民族品性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高倚云;明清晋商文化传统、制度绩效与路径依赖[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细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杨兆华;论古代彝族的人学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惠;关于武术流派形成因素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程指芬;内蒙古赤峰地勘院企业文化探讨[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珍;中学古诗文教学中“天人合一”传统自然观的传承[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吕玉霞;荀子“天人合一”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李明杰;《黄帝内经》的自然哲学——“天人合一”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张文英;试论董仲舒的天人观[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巧慧;自然返魅之追思[D];重庆大学;2005年
10 董彩荣;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6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0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