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鲁迅杂文与金学铁杂文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9 09:43
【摘要】: 本文以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周树人,1881-1936年)的杂文和中国朝鲜族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作家金学铁(1916-2001年)所创作的杂文进行文学比较为研究的目的和宗旨。 鲁迅确立了一种被他称之为“投枪和匕首”的针砭时弊、精悍泼辣的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文体---杂文文体。朝鲜族作家金学铁深受鲁迅的影响,并接受了鲁迅的创作风格,开创了中国朝鲜族文坛上杂文创作的新篇章。鲁迅和金学铁虽然民族不同,但这两位作家的世界观、文学观以及创作方法、创作风格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性,这为我们对他们所创作的杂文进行比较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将首先考察金学铁深受鲁迅的影响,在自己的文学实践中多次提及要学习和模仿鲁迅的创作风格、创作方法,并以此作为对两位作家所创作的杂文进行进一步比较研究的根据。 本文以鲁迅1921年至1936年所创作的全部杂文和金学铁1954年至2001年所创作的全部杂文作为比较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中的影响研究方法来探求他们杂文的思想艺术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此外运用社会历史研究方法、传记研究方法、接受美学方法、主题学研究方法来分析和比较研究鲁迅和金学铁的人生体验和文学观,金学铁对鲁迅的的接受以及他们杂文的文学特征。 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首先要从作家的思想发展过程和文学观的研究开始。本文首先从鲁迅和金学铁两位作家的人生经历、文学思想的形成背景、人格的形成入手,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基于上述预备性的考察研究,本研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鲁迅和金学铁的文学观的一致性,并将其作为对两位作家杂文进行比较研究的起点。两位作家曲折的人生经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信仰以及对社会现实批判的视角都成为了他们杂文创作的无穷动力。 基于上述文学思想的先行考察,本文接下来具体分析和比较了鲁迅杂文和金学铁杂文异同点。具体分析结论如下: 首先,真实性是现实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他们的杂文创作都是基于现实社会并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又不拘于现实的表面,而是深入其本质进行解剖和批判。 其次,鲁迅和金学铁的杂文大部分都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属于社会批判性的杂文占据了他们所创作杂文的很大比例。鲁迅的杂文所表现的批判性主要是针对国民党政府、落后而愚昧的国民劣根性、封建礼教等进行的;金学铁的批判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的。他们的这种批判意识都来源于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再次,鲁迅和金学铁在杂文创作上都展现出了卓越的讽刺才能。金学铁的杂文创作深受鲁迅的影响,同时他们都多方面地吸取了古今中外知名作家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由奔放、生动活泼、辛辣幽默的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以及讽刺、夸张、反语、幽默等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他们的杂文集聚了战斗力量和艺术魅力。 最后,由于鲁迅和金学铁生存时代和生活环境以及民族的差别也使他们在创作主题、描写对象、手法运用的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对鲁迅杂文和金学铁所创作杂文的比较研究,相信将会对两位作家在文学领域的地位的再确立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今天的文艺创作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106.6;I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学知;;“鲁迅杂文”名称考——鲁迅杂文艺术形式研究之一[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2 宾恩海;徐懋庸前期杂文简论[J];阅读与写作;1998年06期

3 宋战利;;《申报·自由谈》革新与鲁迅杂文的发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3期

4 张文郁;略论鲁迅杂文的语言艺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5 彭定安;评“新基调杂文”的基调[J];文艺争鸣;1989年03期

6 毕建模;;谈杂文创作的“生发”、“点化”艺术[J];写作;2008年01期

7 具文奎;深刻、形象、曲折:鲁迅的杂文观[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田;略论鲁迅杂文的战斗性[J];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05期

9 姜建;;新时期的鲁迅杂文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10 陈新勇;;试析鲁迅杂文的新闻特性——以《“友邦惊诧”论》为例[J];写作;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谷言;;“大哉鲁迅”——读郭沫若论鲁迅的两篇佚文[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3 彭振军;伍钢;冯敢生;王晔;徐宁;胡兵;魏黎黎;;EPID、CR及屏(铜)-片成像在放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比较研究(ROC曲线分析)[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剑雄;朱雄兵;;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比较研究[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6(2008~2009)[C];2009年

5 张晓波;;中美“生态走廊”模式之比较研究——兼论濒危物种生态评估制度[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6 杨宁一;;宗教与邪教的比较研究[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7 金冬梅;张继权;赵万智;;中、日两国灾害风险管理对策体制比较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金云;;有关中日两国大学生自卑感的比较研究——以自卑感的内容比较和其影响为中心进行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黄毅;;英汉基本方位词的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刘芳;宋海勃;王莉;;部分埃及、前苏联长绒棉种质资源比较研究[A];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振昌;鲁迅杂文的传统[N];文艺报;2000年

2 王吉鹏;鲁迅杂文研究的“春天”[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朱e

本文编号:2524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24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