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视角下莎剧中heart,mind和soul的修辞格及其翻译
发布时间:2019-08-11 22:22
【摘要】:从修辞学的角度看,修辞格的内涵甚广。莎剧中运用的修辞格多种多样,有深刻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本文主要从微观角度探讨莎剧中特定词(heart, mind和soul)涉及的修辞格及其翻译。 莎剧中的修辞格随处可见,丰富多彩,不仅为剧本增添了戏剧效果,更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进而揭示人物内心深刻的情感。莎剧中广泛应用的修辞格是莎剧戏剧语言的特色之一,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修辞学家和莎剧学者的关注。然而,对莎剧修辞格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语言研究和修辞研究上,尤其是国内的研究,几乎只关注几种特定的修辞格如比喻、双关等,对其他修辞格的深入研究较为鲜见,对特定词汇的修辞格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现有的汉译本中,修辞格的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且许多修辞格的翻译未能体现出源语中运用语言和辞格的精妙。 鉴于以上现状,本文尝试运用新的视角—认知隐喻理论对莎剧中特定词(heart, mind和soul)的修辞格进行分类分析并探讨现有译本在这些修辞格的翻译上的得与失。通过阐述认知隐喻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本文认为该理论能为修辞格的构建和形成及其修辞格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认知过程提供有力的指导,将该理论运用到莎剧修辞格研究中,可以为莎士比亚戏剧修辞格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 本文选取《威尼斯商人》、《麦克白》、《亨利四世(上)》、《亨利四世(下)》四部莎士比亚的作品为语料,在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将其中出现的与heart, mind和soul相关的修辞格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构建的认知基础。通过对梁实秋、朱生豪、方平和孙法理四位翻译家的译本对比,本文对现有汉译本中译者对与heart, mind和soul相关的修辞格的主要处理手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分析辞格构建的基础上,本文从认知隐喻理论的角度阐释了译者翻译莎剧修辞格的过程,指出莎剧修辞格的翻译过程也是译者在源语和目标语、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之间认知、构建和重构修辞格认知概念的心理过程,进而在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完全映射翻译、部分映射翻译和完全重构三种翻译策略。 认知隐喻理论为莎剧修辞格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希望能抛砖引玉,为莎剧修辞格的认知研究和翻译研究尽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本文编号:2525557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翼斌;;隐喻认知观对中国《哈姆雷特》翻译研究的启示[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王文斌;论汉语“心”的空间隐喻的结构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刘翼斌;;莎士比亚戏剧翻译的认知研究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齐振海;论“心”的隐喻——基于英、汉语料库的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3年03期
5 齐振海,覃修贵;“心”隐喻词语的范畴化研究[J];外语研究;2004年06期
6 贺文照;;英译汉中“心”的隐喻重构——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考察[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高静芳;浅谈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8 罗志野;论莎士比亚的修辞应用[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9 张建理;汉语“心”的多义网络:转喻与隐喻[J];修辞学习;2005年01期
10 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J];当代修辞学;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智超;试分析曹禺作品《雷雨》中修辞手法的使用[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55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2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