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
[Abstract]:As an integral part of human life, translation is a bridge for the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y" of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form and content" and "intersubjectivity" by comparing Henry Meshonik's and Xu Yuanchong's translation poetics, so as to provide a positive guid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面向21世纪的翻译研究团队建设”(09LZUJBWZD00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传茂;丁青;;中国当代翻译诗学的主要流派[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2 曹丹红;;两种翻译诗学观之比较及其启示[J];外语研究;2007年01期
3 许渊冲;谈重译──兼评许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06期
4 许渊冲;译学要敢为天下先[J];中国翻译;1999年02期
5 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年03期
6 许渊冲;再谈《竞赛论》和《优势论》──兼评《忠实是译者的天职》[J];中国翻译;2001年01期
7 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婷;;网络时代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林玉鹏;;移植诗种——论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徐建龙;翻译中的意义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卞福英;;中国古典诗歌中地名意象的英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孙晨;;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析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移植[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白雪;浅析语言风格的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李平;;翻译认知可及程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昌宗锋;;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译文读者主体性与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光;;基于功能理论下的英译汉中的情态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赵杰;郭九林;;从认知角度谈文化负载词在翻译中的功能对等[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林庆扬;;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萍;;毛泽东诗词与语义模糊数字的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董琳;;唐诗翻译与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文;;试论和歌的翻译与再创作——以《新撰万叶集》上冬17为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孙芳琴;;莎翁戏剧中颜色词所体现的文化意义及其翻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侯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6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晓雪;论翻译中的说服因素:理论溯源与实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世超;当今翻译教学状况与优化策略[D];河北大学;2009年
2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3 胡畔;《紫色》汉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平;论重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伍争;论陪同口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朱姗姗;形神兼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宋春艳;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分析李清照词的英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王婧;从专业笔译角度看汉英翻译中的“忠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庆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重建主体性的理论诉求[J];学术交流;2004年07期
2 肖Y,
本文编号:2525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2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