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归潜简说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标志性成果培植课题(14BZCG01)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杨学坤;;以公心辨:辩论理念的回归与超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强昌文;;法治意味着什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6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7 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李华兴,张元隆;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9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佳木;;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2 张海鹏;;试论毛泽东的历史观[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3 郝时远;;论毛泽东的国家统一观与中华民族观[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4 刘振清;;参政党参政能力提高的制约因素与路向选择[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田千山;;管窥《论语》的社会管理思想及对政府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凯;马啸;;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中西医结合”思想与实践[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7 赵玉洁;;毛泽东的史学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仇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的繁荣——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文化差异和冲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奥运精神与世界和谐”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9 李晓勇;;论毛泽东早期对资产阶级的认识[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一如;;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型编辑家——何其芳[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初春华;党的群众工作心理层面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晋中;;文学的疆域[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滕志朋;沟通、整合与推进——略谈批评在文学活动中的定位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黎跃进;制约与超越:文学与文化关系的考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张政文;走近与走进:两种文学史论的描述研究[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罗守让;文学价值面面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孔建平;时空忧惧与文学活动的发生[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田海军;互联网与文学[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年05期
9 李莉;论生活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J];求索;2004年04期
10 蓝爱国;;媒介发展与文学的形态变迁——网络文学的文化起源与书写立场[J];艺术广角;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方锡球;;文学发展机制与重写文学史[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张子良;;文学本质与价值观念——评程麻《文学价值论》[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仲明 山东大学文学院;文学的意义不会长期被遮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旅美学者 南桥;文学翻译也是一种信仰[N];东方早报;2012年
3 颜敏;语言与思想之于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4 段崇轩;文学的立场[N];光明日报;2000年
5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 王晓明;从文化研究的窗口望出去[N];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易晓明;疏离、边缘化与文学的自主[N];文艺报;2002年
7 梅新林;文学地理:文学史范式的重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8 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N];文艺报;2006年
9 谭旭东;电子媒介时代文艺的新变与发展[N];学习时报;2009年
10 执笔整理 李昌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缺失什么[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2 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李茂叶;人文语言视域下的文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莉平;穿越经典黄昏的迷雾[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2 孙书敏;揭密维纳斯的腰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欧美;文学世界的诗性品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夏兴通;网络传播时代的文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田健民;浅论媒介变迁与文学演进[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珊珊;色彩与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秋燕;文学治疗原理分析[D];湖北民族学院;2013年
8 吴晓棠;审美经验辨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庞晓宇;文学媒介与当下受众审美转变[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韩丽君;论作家之“胆”[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6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36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