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艺术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公共教学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沁茗;;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理论蕴涵及历史与现实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2 陈炎;文艺美学、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的学科分野[J];文史哲;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风光;;现实主义艺术对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影响——观《蜗居》后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唐洁芳;;电影《巴塞罗那》观后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3 彭丹;;本土与现代的融合——论孙了红的反侦探小说创作[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刘树林;趋俗文艺思潮的历史忧患[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安娜;;当代绘画作品的发展趋势[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6 徐宏伟;论“健康”之理性——高校体育目标观之探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兰艳萍;兰阳;孙丽娟;;大众文化消费的“魔幻童话”——关于哈利波特系列文学作品与改编的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姚冬玉;浅析池莉创作中的文化冲突与选择[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9 王鹤;黄蜜;;论当代设计对蒙德里安经典作品的借鉴[J];包装工程;2011年12期
10 王晋兵;;“80后”的艺术表达[J];才智;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3 陈丽琴;;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4 高学森;;中国民营美术馆的探索性发展——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今日美术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5 戢桂荣;;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对大陆的影响[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张朔;;边走边唱——内蒙古原生态长调民歌采风随感[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7 王嘉良;;茅盾:“社会批判”型现实主义范式特征与意义[A];茅盾研究(第九辑)[C];2005年
8 鲁兵;;论茅盾的创作品格[A];茅盾研究(第九辑)[C];2005年
9 李建东;;呼唤坚挺的艺术——对当下文学平庸化的思考[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10 王鹤;;文化地标作为滨海新区宣传亮点的可行性分析[A];科学发展·协同创新·共筑梦想——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玉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2537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3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