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研读:意义、问题与方法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7XZW001)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胡友峰,岳介先;美学研究的精英立场与大众立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曾利文;浅谈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定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4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欢萍;;古典诗词中的鹦鹉意象及其文化内蕴探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代丽君;;借良药以拯世人,求新声于审美——浅谈审美救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杨帆;;杜拉斯创作中的“自我”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8 陈逸;;商标名称翻译探究——基于接受美学理论的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朱连生;中西绘画艺术美学思想的几点比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崔士岚;论《谁家有女初长成》的悲剧性及悲剧层次的深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郁锋;;心理因果性问题的本体论承诺[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蒋红柳;;文化视域中英语语调研究初探[A];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暨庆贺吴宗济先生百岁华诞语音科学前沿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汪小洋;王亚囡;;由序跋看叶圣陶先生对美育的贡献[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晓晖;诗境规划设计思想刍论[D];重庆大学;2010年
3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杨庆峰;技术作为目的[D];复旦大学;2003年
5 李庆宗;在理性与价值之间[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6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7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8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9 张萍;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庞立生;理性的生存论意蕴[D];吉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丁仪;初中语文沉浸式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马权威;数字长镜头的美学嬗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李小斌;借《阿房宫赋》中造苑思想以拓宽现代造园空间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蔡森;喀什高台民居建筑特色保护与更新的探索[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永利;文学的生态环境与经典[J];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马茅赓;试论文学经典的生态环境[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刘智跃;文学阅读层次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2年04期
4 穆秀亭;诗歌的阅读与鉴赏[J];卫生职业教育;2003年06期
5 张连起;;品鉴经典:以思想为媒[J];财务与会计;2010年02期
6 刘月新;否定与批判——西方现代阅读理论的价值追求[J];国外文学;2002年01期
7 刘月新;否定与批判——西方现代阅读理论的价值追求[J];国外文学;2003年03期
8 刘军平;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2年04期
9 卢铿;;缔造时尚的经典[J];商周刊;2010年01期
10 陆靓霞,黄炳全;文学与时尚[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龙泉明;经典的尺度[N];光明日报;2002年
2 仲言;经典与流行[N];人民日报;2002年
3 厦门大学 陈健娜;在图像与文字之间阅读[N];文艺报;2001年
4 马建辉;文学的阅读方式[N];河北日报;2001年
5 三焦;另类阅读与文学本质[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吴锡平;文学在新世纪的命运[N];光明日报;2002年
7 吴锡平;文学在影视和网络挤压下[N];华夏时报;2002年
8 盖生;摄影文学的经典化取向[N];文艺报;2002年
9 周良沛;公正与权威[N];人民日报;2000年
10 ;关于摄影文学创作的阅读经济[N];文艺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禹冰;王国维对美学文本的阅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舒开智;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8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3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