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首届青年论坛暨中外文论传统与范式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9-09-25 06:53
【摘要】:正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苏州大学文学院和《社会科学报》社共同主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首届青年论坛暨中外文论传统与范式转型"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9日至11日在苏州举行。来自全国近三十所高校和文化单位的四十余位代表就文艺学范式转型的路径与方向、中国当代文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军;;西方古典文艺理论中的地理环境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2 张定铨;;关于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思考[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3 杨从荣;西方文论教学的当代性初探[J];重庆师院学报;1994年03期

4 曹顺庆,童真;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移植”切换还是“嫁接”改良?[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5 张玉能;;论西方文论的研究型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0年02期

6 刘春丽;;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几点设想[J];魅力中国;2010年05期

7 郭云;;论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赵一凡;文学与理论[J];外国文学;2001年06期

9 吕俊;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与翻译学的构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陈军;;20世纪西方文类研究概述[J];江海学刊;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代迅;;汉译西方文论探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一川;;从启蒙思想者到素养教育者——改革开放30年文艺理论的三次转向[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胡疆锋;;西风东渐30年——西方文论与新时期中国文论建设[A];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谭好哲;;开放视野·实践品性·问题意识——新时期文艺理论研究的宏观审视[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吴浪平;;原创:关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陈秀娟;;一种语言的艺术——试论文学创作中审美距离的建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姚文放;;文化在文学领域中的表达——巴赫金的启示[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8 毛庆耆;;关于文艺学概念涵义问题的讨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李龙;;文学理论的“问题性”:语境和方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周波;;展望与探索——关于新世纪文艺理论走向问题的再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研;学习西方文论并非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N];辽宁日报;2011年

2 周启超;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型与生态平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3 李世涛;西方文论的对话式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郭英剑;应注重构建西方文论研究中的对话角色[N];文艺报;2010年

5 时胜勋;精神历险与思想前沿对话[N];文艺报;2009年

6 张兴成;总结·兼容·创新[N];人民日报;2003年

7 吉首大学中文系 刘晗;为中国文艺理论的学术创新号脉[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杨春时;走出文艺理论的困境[N];文艺报;2001年

9 仲言;文艺理论的中国贡献[N];人民日报;2003年

10 本报特约记者 张珊珊;西方文论,终止于大师身后?[N];社会科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2 王建香;文学述行: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言语行为视域[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5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支宇;韦勒克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伟;西方文论中诗与真理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0年

2 党薇娟;西方文论中表现观念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1年

3 李玮;西方文论中写人理论的基本问题[D];新疆大学;2007年

4 徐轶群;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历时与共时的并存[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建生;多元·有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国建;西方文论中“艺术天才”观念的历史变迁[D];延安大学;2012年

7 王丽丽;浅析西方作家理论的变迁[D];新疆大学;2007年

8 师会敏;20世纪西方文论文化转向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肖红柳;《文艺理论研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崔玲玲;西方文论中国化历程中的朱光潜(1918-1949)[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1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41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