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眼中的游戏与艺术
本文关键词:弗洛伊德眼中的游戏与艺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弗洛伊德的游戏观可以概括为“虚拟”论,即游戏是人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愿望的虚拟活动;其艺术观可以概括为“梦幻”论,即艺术是经过改装并符号化了的可供社会成员共享的梦幻。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是一种符号性、社会性的精神游戏。这就是弗洛伊德眼中的艺术与游戏的关系。由于弗洛伊德考察游戏和艺术现象的视野不够宽广,他的游戏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普适性与合理性都是有限的。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游戏 精神游戏 艺术 想象 虚拟论 梦幻论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N04WX01)。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近现代以来,艺术游戏论或游戏论艺术理论在西方经久不衰。在各种各样的游戏理论和艺术理论中,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和艺术理论都是很有特色的。由于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围的巨大影响,他的游戏理论和游戏论艺术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同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因此,清理弗洛伊德关于游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燕芳;;窦娥三桩誓愿的弗洛伊德式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2 沈洋宇;;堕落中的超越——解读《习惯死亡》中的畸形情爱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3 肖晶;;心理学视角下的凯瑟琳·恩肖形象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钟瑛;;《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人格结构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5 陆涛;;从“韵味”到“震惊”——再论本雅明的艺术现代性理论[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6 彭予;从《梦歌》看约翰·贝里曼的自杀[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孙旭;“二拍”中情爱女性之人格结构探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商磊;“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孙淑桥;;弗洛伊德本能论视野下的自由[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孙淑桥;;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祖蓉;历史,文化与人格[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霁月;新中国革命题材电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学;2011年
3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4 王森波;同性婚姻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8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徐仲佳;性爱问题: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研;论人物的病态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焦金梅;大专生的嫉妒及其与情绪调节、应对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危岩;税务文化建设中的人本管理思想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玉香;我国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刘娟;窥探人性深处的奥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杨;灵薄狱之变[D];西北大学;2011年
7 明敏;精神分析理论与圣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卢桂娟;论张承志创作体验的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晓强;《墨子》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史国丽;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认同危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黔;从“对象化”角度看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于玲娜;;《盗梦空间》与做梦的艺术[J];世界博览;2010年18期
3 张新民,单微;浅论闻一多、朱湘的诗论[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4 田丁;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J];中国音乐;2002年03期
5 苏红星;;业精于勤[J];艺术教育;2009年07期
6 周朔;;马尔库塞何以走向艺术之思[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书刊简讯[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4年04期
8 肖复兴;;老艺摇批判[J];音乐生活;2010年03期
9 ;书刊简讯[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2年06期
10 王慧;;唯美思潮与精神分析之比较[J];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易·阿尔都塞;赵文;;论马克思与弗洛伊德(1977)[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2 许其端;;评《梦的解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施琪嘉;;梦及其意义[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谢志坚;;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课堂调控艺术[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鲍玮;;古建筑柱础考略[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6 周靖;;一个荣格式的释梦个案[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7 胡阔心;;“美人痣”与批评艺术[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侯琮t
本文编号:256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