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布老虎青春文学》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10:24
【摘要】:当前图书市场上青春文学期刊大量涌现,《布老虎青春文学》为追逐高额商业利润而转变办刊方针的现象在青春文学期刊发展中十分典型,这一现象深受文学期刊产业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与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相吻合,同时也折射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在肯定《布老虎青春文学》对争取话语权所作贡献的基础上借鉴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对《布老虎青春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青春文学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全文共由导论、正文(分为四章)和结语六个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对象、青春文学期刊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点。《布老虎青春文学》以争取青春话语权的期刊形象出场,但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追求经济利润,逐渐放弃了文学期刊为文学立标杆的神圣使命,加入文学期刊产业化的行列,极尽猎奇、娱乐之能事。 第一章论述了《布老虎青春文学》现象产生的文化语境。第一节主要论述其文化语境:消费文化语境。指出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四个重要表现,青春文学深受文学艺术商品化的影响,《布老虎青春文学》就是在青春文学市场化的背景中创刊的。第二节指出其文学语境:文学期刊“青春化”走向。在消费文化影响下,文学期刊出现大规模“改版潮”,其中最重要的改版倾向是“青春化”走向,除此之外青少年作者的创作选择与读者的阅读选择也为文学期刊“青春化”走向提供了内在动机。 第二章分三节阐释《布老虎青春文学》是如何争取青春话语权的。第一节通过分析青少年话语权的缺失阐明争取青春话语权的重要性。依据福柯的话语理论,改版前的《布老虎青春文学》是爱好文学的青少年争取话语权的平台。话语权是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能否争取到自己的话语权关系到某一群体在社会中能否取得发言权并获取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话语权是能够自由言说并使听者认可与接受,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建构生存空间的权力。第二节指出《布老虎青春文学》怎样通过反叛社会角色期待和应试作文教育争取话语权。《布老虎青春文学》提供了自由写作的平台,这种自由写作是富有强烈主观性的活动,作者与读者都在其中自由畅想,,与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形成异质同构。第三节指出《布老虎青春文学》怎样通过建构青少年自己的文学世界争取话语权。《布老虎青春文学》在“反叛”的基础上建构起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 第三章分四节阐释《布老虎青春文学》如何通过从争取青春话语权到欲望表达的嬗变,完成了青春欲望生产,并依据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分析了这种欲望生产的消极影响。第一节指出了以言情文学为主的《布老虎青春文学》主要满足了青春期女生对于爱情的幻想,言情文学在当前青春文学期刊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布老虎青春文学》向言情文学期刊的改版在青春文学期刊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对于爱情的吟咏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是改版后的《布老虎青春文学》模式化的欲望生产对于读者来说,除了快感的消费,什么都获得不了。第二节分析了《布老虎青春文学》如何依靠快感符码建构起满足读者欲望的平台。依据文化工业的“模式化”生产原理,分析了《布老虎青春文学》为了获取最大商业利益通过快感符码的广泛使用完成了模式化的文学生产。这种文学的模式化生产满足了青少年读者的快感欲望,却对他们的阅读体验和阅读选择造成不良影响。第三节分析了《布老虎青春文学》从争取青春话语权到欲望表达的嬗变的原因。第四节指出青春欲望生产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对《布老虎青春文学》现象进行反思。《布老虎青春文学》对青春话语权的争取和青春欲望的生产在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折射出文学期刊产业化对青春文学期刊的深刻影响。第一节指出青春文学期刊产业化的积极影响。产业化使青春文学期刊得以抢占市场先机,为自己赢得继续发展的资本,在文化产业创造的自由氛围中生存发展。第二节指出青春文学期刊产业化的消极影响。为了跟上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追求商业利润高速增长,青春文学期刊大批量地散播充斥着言情、魔幻和青春感伤的文学作品,这其中难免出现粗制滥造之作,产生大量媚俗、从众的文学作品,破坏文学多样性。第三节在前文基础上对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青春文学期刊在实现其作为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其文学价值。作为青少年读物中的重要一员,青春文学期刊应担负起为众多青少年读者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任务。这是一个需要作者、出版机构、文学评论界和读者共同完成的艰巨的任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理桃;;看上去很美——近期校园文学研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李江静;;当代青春文学与“90后”青少年的成长[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03期

3 范南江;陈利;刘鉴锋;;浅谈“青春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4 焦守红;;为一代文学存照:关于当代青春文学[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5期

5 郭威;;浅谈80年代后的青春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6 沈晴;;论青春文学的市场化写作倾向[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7 刘强;;从叛逆忧伤到阳光健康——论青春文学物语的情绪基调[J];语文学刊;2010年09期

8 马建高;王旭;;遍地繁华的背后——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下的“青春文学”现象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石玉;;浅析“80后”创作及其内心世界[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陶东风;;青春文学、玄幻文学与盗墓文学——“80后写作”举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守红;;崛起的“80后”新青春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6)[C];2005年

2 王婷婷;;盛宴的背后——在青春文学中寻找和重构青少年身份认同[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张颐武;;在新的起点思考新的价值[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4 李舫;;文学期刊:面对市场的角色定位[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5 欧阳明;;文学期刊的读者空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6 武翩翩;;传统文学期刊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7 姜德明;;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8 姜德明;;现代文学期刊拾零(之二)[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杨晓敏;;从文化到产业——我看文学期刊的市场化生存[A];“中国期刊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白烨;;分野、分流与分化——媒体时代的文学流变考察[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烨;我看青春文学作家办读物[N];人民日报;2011年

2 孙桂荣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青春文学拒绝“失重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商报记者 孙珏;青春文学偶像品牌谁主市场[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4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李萍;2011,青春文学在质疑声中前行[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商报·东方数据专题组 执笔 郑佳;市场集中度上升 青春文学引领榜单[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6 ;轻小说新时代新读者催生新阅读[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金莹 实习记者 何晶;郭敬明操盘传统文学出版?[N];文学报;2011年

8 张岩雨;对郭敬明的“隔靴搔痒”[N];文学报;2011年

9 刘悠扬 钟荣波;是孤独教我写作,不是我爸[N];深圳商报;2010年

10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青春文学奇葩独放,成中国文坛未来希望[N];深圳特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庆勇;穿行在艺术女神与经济巨人之间[D];吉林大学;2012年

3 孙琴;我国最早之文学期刊——《瀛寰琐纪》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一;试论新世纪十年文学中的“无后”现象[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鹏飞;“孤岛”时期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冯昊;民族意识与沦陷区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敏杰;转型时期的上海文学期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晶晶;《布老虎青春文学》现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守娟;明晓溪青春文学创作及产业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谢兵;在青春文学困境中探索[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4 康小霞;新媒介时代中国“青春文学”生产机制透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进;新世纪中国青春文学的先锋与常态[D];安徽大学;2012年

6 宋薇;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青春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晓欢;浅析明晓溪“旋风百草”的青春主题写作[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子杰;青春症候群—“80后”青春文学病象诊断[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岩雨;轻阅读时代的郭敬明现象[D];北京大学;2011年

10 王彦芳;何处安放躁动的青春?[D];延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11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11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5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