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汤显祖诗学之“情感论”

发布时间:2020-04-15 09:12
【摘要】:作为明代最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玉茗四梦”及其诗学思想、戏剧美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尝试从诗学、美学的角度,对汤显祖“情感论”的思想渊源、美学内涵与其理论的价值意义和局限不足进行一番深入系统的分析论述。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讨论了古代情感论的流变,从“情”与“志”关系的角度切入,以先秦、魏晋和晚明这三个历史分期论述古代情感论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探讨汤显祖“情感论”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美学内涵。他与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罗汝芳、一代名僧达观及名噪一时的李贽多有师生、受记或结交、仰慕之意,在与他们的思想交流碰撞、融合汲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思想与诗学观念。汤显祖“情感论”的美学内涵相较于前代自有其独特创新的一面,在这一节里将围绕情表现的内容,即“真情”;情表现的程度,即“至情”;情表现的方式,即“梦幻”三个方面来分析汤显祖的“情感论”的美学内涵,以表现内容、表现程度及表现方式三个层次来阐释他的情感论内涵,则更加清楚和鲜明。第三章重点说明汤显祖“情感论”对明清戏曲理论创作的影响。汤显祖剧作对真情的歌颂,剧中曲折变幻的故事情节和以梦幻为艺术手法的特征,引起后起许多剧作家的仰慕,如潘之恒,孟称舜,洪异等,均在戏曲创作中表现出对汤显祖的追摹。而明代的孟称舜和清代的洪f则是得益于汤氏思想的较为突出者。论述完其理论的积极影响之后,在第四章将分析汤显祖“情感论”美学思想的不足之处并探寻造成其思想局限的根源。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光;汤显祖言情说之我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唐卫萍;;汤显祖“至情观”辨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许艳文;论汤显祖戏曲的言情观──兼论明清戏曲发展[J];长沙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4 赵静春;汤显祖美学思想核心——“情”的浅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张顺;明中叶文艺思潮对戏曲发展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6 陈永标;汤显祖的戏曲观与晚明心学思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7 李克和;;汤显祖的唯情论艺术观[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潘运告;简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9 龚重谟;汤显祖戏曲创作主张[J];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01期

10 程林辉;汤显祖的人生哲学[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2628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28389.html

上一篇:谭仲池文学创作论  
下一篇:冯至与京派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