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杨伯峻叔侄《论语》注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义敏;;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一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陈晓强;;《论语》语法札记三则[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陈金芳;;杨伯峻《论语译注》商榷两则[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阳学仁;王苹;;《论语译注》与《傅佩荣译解论语》版本比较欣赏——以《学而》《为政》篇为例[J];名作欣赏;2016年03期
5 张念;;《论语疏证》按语研究[J];大众文艺;2015年17期
6 官会云;;《论语》词语辨义三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7 张俊成;;《论语译注》商榷三则[J];孔子研究;2011年04期
8 马楠;;杨树达《论语疏证》与注疏新方法[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08期
9 于泳;;《论语》中“君子”身份含义文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年04期
10 崔海东;;杨伯峻《论语译注》义理商榷[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富源;;《论语》部分记述别解——以《论语译注》为参照[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李绍平;;古文献整理的大师杨树达先生[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俊东;黄雅婷;;《论语》中的交友之道及其当代启示[A];“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4 吴培德;;清代《论语》注本举要[A];孔学研究(第十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成;;人生必读的一部大书——我读《论语》的心得[A];贵州法学(2014年第5期)[C];2014年
6 李万春;王跃民;;《论语》的命名及其他[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7 唐明贵;;苏轼《论语说》的诠释特色[A];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第二届巴蜀·湖湘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唐明贵;;程颐《论语》诠释探微[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9 唐明贵;;刘宝楠《论语正义》的注释特色[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1辑)[C];2012年
10 蓝文秀;;《论语》心得三字经[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林;《论语》研究三部曲 一门家学薪火传[N];湖南日报;2016年
2 吴文学;《论语》今注逐个捉[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记者 王柏玲;数学教师为《论语》注释勘误[N];文汇报;2009年
4 记者 杨青;《论语》学术派现代派殊途同归[N];深圳商报;2007年
5 王敏;《论语》读本[N];学习时报;2007年
6 王洪;《论语》中的那些人[N];中华读书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朱颖婕;数学教师研究《论语》,,文理相互观照[N];文汇报;2018年
8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于晓冰;如何读《论语》[N];中国教师报;2018年
9 华樾教育集团资深编辑 张胜强;被误解的《论语》[N];语言文字报;2019年
10 陈茂林;《论语新读》“新”在哪里?[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申冰冰;北宋《论语》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3 朱华忠;清代《论语》简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乔芳;北宋《论语》诠释史论[D];扬州大学;2015年
5 陈祥龙;作圣之基-《论语》教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春强;明代《论语》诠释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7 王勇;《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牛冠恒;王阳明《论语》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9 曹威;英译《论语》的哲学诠释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康盛楠;杨树达文字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辉;杨树达、杨伯峻叔侄《论语》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云;康有为《论语注》与杨树达《论语疏证》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王桂坪;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4 田思怡;杨树达先生的两汉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孔飞祥;杨伯峻《论语译注》今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念;民国《论语》注本注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力丹;《左传》家庭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8 黄佳琦;《论语》译注差异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9 牛国华;段玉裁注《论语》述评[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陈倩倩;杨伯峻《论语译注》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2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4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