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泽东;;旧体诗词十八首[J];诗刊;1957年01期
2 常荣;;访臧克家[J];文化月刊;1997年09期
3 姚尧;;现代新诗和现代旧体诗词——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J];诗刊;1999年02期
4 崔月恒;论毛泽东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 刘献琛;;诗词六首[J];诗刊;2004年13期
6 李冰封;;并非序言——写在康华楚兄近七十载旧体诗结集出版之际[J];书屋;2007年08期
7 马萧萧;;马萧萧诗稿自序[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2009年04期
8 陈静;李遇春;;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创作与研究述评[J];长江学术;2010年03期
9 唐_";;关于旧体诗——《鲁迅诗歌散论》序[J];诗刊;1983年09期
10 柯原;;标新立异说新诗[J];诗刊;199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5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7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记者 刘华;有力驳斥“民国时期西藏独立说”[N];团结报;2010年
9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的主要特色与成就[N];光明日报;2004年
10 张艳华 章慕荣;民国时期的一场中外香烟大战[N];团结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继媛;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4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6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宋庆欣;民国时期北京娼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9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49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