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国语》对话的文学与思想意义

发布时间:2020-05-04 22:55
【摘要】:对话是人物间交流意见,表达情感的基本途径。《国语》作为先秦“语”类的集大成之作,它其中的记言,不管是预先制定的行人辞令,还是机智巧妙的临场发挥,都是通过对话展现出来的,由此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国语》之对话,是在春秋这个思想自由、个性解放的洪流中产生的,它融合了民族文化、时代文化与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各种文化间相互交融渗透,并且以礼乐文化为主体的时代文化背景。春秋时代特殊的文化氛围影响着《国语》对话的文学表现,它的言必谈《诗》、《书》,说必言古今的谏说传统;它的或委婉隐晦,或尽而不汗的言说风格;它的“以文运事”的叙事手法,都显示着春秋时人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特征。通过《国语》的这些对话,人们可以透过春秋礼法允许的范围,而清晰的体会人物语言所传达出的立场与鲜明的态度,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情感。而这种语言表达从根本上说是春秋注重言辞邦交,并且以“立言不朽”为人格理想的时代特色所决定的。《国语》的对话记录着春秋时代动荡中的思想文化变迁,它的对话中处处体现着不同文化思想的撞击,对礼乐文明僭越行为的批判,合乎了它以“道训典,献善败”、维护宗周的礼乐制度的目的,为后世还原一个真实的春秋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国语》的对话体文章经过《论语》语录体的过渡,为《孟子》对话体论辩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国语》对话的魅力之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平;《国语》叙事刍论[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2 傅道彬;春秋:城邦社会与城邦气象[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3 晁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4 张艳;从人文精神角度看《左传》用《诗》[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黄永堂;简析《国语》散文创作的独特成就[J];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6 罗家湘;;论“立言不朽”[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钱国旗;《国语》中的伦理世界[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熊宪光;《国语》风格,南北异趣[J];史学史研究;1994年03期

9 李洲良;;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10 陈桐生;;《国语》的性质和文学价值[J];文学遗产;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649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49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0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