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二拍”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14 20:02
【摘要】:本论文着眼于明末拟话本小说《二拍》中的人物形象,从社会文化思潮影响的角度入手,分析商人、士人、男性、女性等各类人物的文化价值观,而体察凌蒙初本人的文化观,并赋予其作品文化意义上的多重解读。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作者凌蒙初的文化心态,试图从他的书《序》入手,联系他科场失意的经历,从发愤著书、立言心态和意存劝讽三方面分析,认识到凌氏的创作势必要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受到种种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同时又带有传统文化的烙印。 第二部分开始分析作品中的商人形象。由于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经济发展,商人地位的提升,更多士人也投入到经商的行列中。士商互渗现象促使商人逐渐带有传统儒士的风度,士人经商也具有了商人的预见性与伶俐头脑。因此商人中间持义利并举、奇货可居、自力更生等观念者大有人在,并已成晚明商界之良好风气。 第三部分分析士人形象。金钱对人性的腐蚀以及八股科举制度的腐朽致使在官场的士人急功近利、良知泯灭、思想受禁锢,品格平庸等。这些证明了人性的物欲冲破了传统的藩篱,使得士人俗化,失去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反思意识。其中,提倡物质生活的王学左派,束缚人心的程朱理学成为士人挣扎冲突的根源,而主张“致良知”的心学则成为作家劝诫意识的依凭。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婚恋故事中的男性与女性形象。与晚明时代盛行的王学左派思潮相关,《二拍》中的青年男女们大多重情,追求婚姻与爱情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体现了个性解放和自我意识觉醒的精神面貌。因而这一章前两节论述“真诚守信”和“平等自主”是男女双方的共同点。“男性婚恋观探析”一节着重探讨男性的择偶标准,他对女性德、才、貌的三重要求显示出了其思想中“男女平等”意识的端倪。而“女性婚恋观蠡测”一节则认为女性的文化观是随经历的不同而有所转变的,由最初在闺阁的顺从到追求爱情的叛逆自主,再到最后进入婚姻家庭生活中对传统观念的认同与回归,其人性文化的意蕴是多元的,受传统与时代以及作者本人诸多因素的影响,体现出《二拍》作品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承洲;;凌o鄢醯纳衅婀塾搿岸摹敝鎇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2 孙旭;“二拍”中情爱女性之人格结构探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周柳燕;《三言》、《二拍》“本末”冲突主题探析[J];船山学刊;2004年03期

4 王枝忠;凌o鄢醯男鹿毕砖ぉぁ岸摹逼揭閇J];东岳论丛;1994年06期

5 徐定宝;凌o鄢跎烫轿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廖巧媛;文人之雅与市民之俗——凌o鄢酢岸摹币帐跞の肚程絒J];怀化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田干生;“二拍”中写官小说的思想特色[J];文科教学;1997年02期

8 廖巧媛;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与传统理性原则的调和——凌o鄢酢岸摹钡奈镏世婀垩芯恐㘚J];名作欣赏;2005年14期

9 赵蔚;“三言二拍”中的商人与商业意识[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冯保善;凌o鄢跣∷荡醋饔胪砻髡苎汲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徐定宝;凌o鄢跹芯縖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凯;凌o鄢跣∷荡醋髦傅妓枷耄ㄐ∷倒郏┭芯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志霞;关于《二拍》思想倾向的再审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杜香串;试论“三言”、“二拍”中女性的爱情、婚姻及其意蕴[D];四川大学;2005年

4 唐北华;论明代通俗小说中平民文化的确立及其内涵[D];南昌大学;2005年

5 赵兴华;“三言二拍”中的市民文学特色[D];青岛大学;2005年

6 林梦如;“三言”“二拍”之风尘女子形象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7 裴香玉;三言二拍中的商人发家故事及其文化意蕴[D];湘潭大学;2006年

8 智清清;“三言”、“二拍”中的相思阻隔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邬全俊;“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两难境遇及创作矛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曹莉芳;试论“三言”、“二拍”中女性婚变及其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3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63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