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说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3:03
【摘要】:“感物”又称“心物感应”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它研究的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心物关系,阐释了创作过程中情感来源的问题。在《乐记》里有涉及到“感物”的相关内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通过逻辑演绎论证了人副天数的道理,为“天人感应”说确立了基础,除此之外自战国以来就存在的“天人相感”理论,以及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也都与“感物”说有内在的联系,而随着自然审美观的发展,经由陆机、刘勰、钟嵘等人的总结发展,“感物”的理论框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建构成熟。魏晋南北朝之后,“感物”说没有止步不前,而是持续地演变和发展着,中晚唐时期,其中很多人开始转向对情景关系的讨论,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在诗歌创作与批评实践的推动下,具有实践性的情景关系逐渐取代了“感物”说中的思辨性。王夫之继承了魏晋六朝时期心物同源和心物交融的理论思想,重新把情景关系拉回到传统“感物”说的理论框架里,提出了由心到物的感兴模式,“感物”说在明代的理学、复古文学和心学里都有着清晰的历史变迁轨迹。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进入现代以后,“感物”说受到甚至遭到误读,但在朱光潜、宗白华、王元化等一批学者的努力下,“感物”理论仍然得到了发展。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与文学创作机制有关的理论都强调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感应关系,但知呢个西方的差别在于看待主客体的主从关系和强调心对物的感受方式的不同,现象学美学在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老庄哲学启发下将审美对象当作是生动而富有思想的主体来对待,可以说中国古典“感物”不仅是沟通中国古典哲学与诗学的机杼,同时也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交流与对话的结合点。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686288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娟;谈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李文玉;从心物感应到直达宇宙终极——略论“感应”的美学意蕴的生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张晶;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感物"说[J];大连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4 李健;先秦两汉感物美学的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李健;中国古典感物美学的现代性拓展[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郑喜林;从“物感说”与“摹仿说”看中西古典美学之异同[J];求是学刊;1991年02期
7 刘成纪;;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J];求是学刊;2006年05期
8 李军豪;论中国美学范畴“兴”的基本特征[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9 郭丽平;陆机《文赋》的感物观及其诗歌创作[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张节末;比兴、物感与刹那直观——先秦至唐诗思方式的演变[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686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8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