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文人身份重构与晚明文学新变

发布时间:2020-05-29 08:07
【摘要】:身份认同问题在当代来讲横跨了多个领域,其中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批评这四个领域为主。哲学领域中基于文化研究意义之上的后殖民身份理论是文艺批评中的身份理论借鉴的重点所在,也可以说是笔者本论文写作的视域所在。笔者将本论文的写作框定在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身份理论的探究上,在借鉴赛义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等后殖民理论家有关身份理论的基础之上,重点探讨身份重构一词的界定与意义。 同时笔者看到晚明时代作为一个特殊阶段,不仅仅在于文人对于诸如“情”、“欲”、“乐”的表达,还在于这种违背古代文人一贯道德操守的个性表达在晚明成为一种合法性内容所在,所以从身份重构理论出发,晚明时代的文人身份中合法性内容的表达又该给予怎样的合理解释,以及究竟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合法性的,这种身份的重构又带来怎样的文学新变,这是本论文写作的基点也是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所在。 由此笔者将论文分作四个部分来对这一话题展开论述。首先在第一章中对“文人”、“身份”、“重构”展开阐释,重点说明其在本文中的特定内涵。接着在论文的第二章中借鉴后殖民理论中有关“多重身份”的概念对中国古代文人身份重构中的参照身份展开梳理。身份重构势必是相对于原有身份的重新构建,所以原有的身份存在态势就会成为现有身份重构的参照物,以此来印证重构的发生过程。笔者在此将身份重构的参照体系定位在对古代文人传统的主流身份之上,而对此的梳理则建立在中国古代特有的科举制度实施下形成的文人身份态势上。 笔者在第二章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因科举制度的存在,而产生的三种主流身份形态——“为官者”、“载道者”、“擅文者”,拥有此三者的中国文人在到达晚明时期不可避免发生了新的身份重构,那么这里的“重构”具体来讲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在何种意义上展开的,这是第三章论述的中心所在。 在第三章对身份“重构”内涵的解读中可以看到所谓“重构”其实是发生在不同身份之间的“罅隙”中,非主流身份通过“亵渎”的方式对主流身份进行冲击,进而获得身份构建中的选择性的过程。在第四章的探讨中,笔者将借助这一观点,由晚明文人身份重构带来的对主流身份的亵渎性与这一行径的合法性出发,展开对晚明文学新变的从身份重构角度给予的一个阐释。笔者认为作为古代文学创作主体的文人,其身份发生重构势必会在其文学创作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重构中所表现出的对主流身份的亵渎与非主流身份的合法性也势必会影响到文人的创作,同时结合第二章的在科举制度之下形成的“为官者”、“载道者”与“擅文者”这些主流身份的论述,笔者试图抓住身份与文学的这一关系,以晚明为例证,以“亵渎性”与“合法性”为基点展开对身份重构下的文人文学创作的阐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光茫;;文人与扇子[J];上海企业;2017年08期

2 陆士华;文人的广告[J];探索与求是;1995年07期

3 聂付生;晚明文化传播网的形成与文人的作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侯凤武;丁翔;任祺卉;权林玉;;古典文人的植物语境——苔藓的诗意[J];风景名胜;2019年09期

5 陈晖莉;;晚明文人佛寺旅游风盛述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6 白云霞;;文人与弃妇诗[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10期

7 孙昌建;;做文人还是做报人[J];杭州(周刊);2018年18期

8 李南;;评古琴曲《k8乃》中的文人情怀[J];北方音乐;2016年12期

9 褚金勇;;媒介变迁语境下晚清文人书写观念的转型[J];青年记者;2018年26期

10 袁志成;;文人结社与晚清民国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J];文学评论;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剑虹;;“文人”? “书生”?——读《多余的话》发自心灵的呼唤与启示![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七辑)[C];2013年

2 刘承华;孙媛媛;;文人琴与艺人琴的不同旨趣及其走向[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3 岳蕴之;阳志文;;“文人积习”辨[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六辑)[C];2012年

4 朱希祥;;酒为何与文人、文艺有不解之缘?[A];上海食文化论文集萃(1996年—2006年)[C];2006年

5 陆克寒;;“文人”与“革命”——《多余的话》: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文本[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6 朱军;;现代都市边缘知识人的身份认同困境——以亭子间文人为例[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7 邓伟志;;“文人第一”短论[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8 陈雄;;文人茶缘[A];上海市茶叶学会2009-2010年度论文集[C];2010年

9 于迎春;;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与文学私人性的增强[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文必汉;;闲话文人取名并姓氏探源“名”“字”辨证[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钱雨山;“文人书法”之说是否成立?[N];中国美术报;2016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木木;文人的另类之路[N];证券时报;2019年

3 张瑞田;作家书画与文人书画[N];中国书法报;2019年

4 彭辉;刚柔相济的文人情怀[N];中华读书报;2019年

5 上海交通大学在读硕士 曾莉莉;文人故居与时代记忆[N];辽宁日报;2018年

6 江苏省张家港市文化馆 吕至峰;成长中的群文人[N];中国文化报;2018年

7 几又;被房产商豢养的文人如何左右了舆论[N];中国青年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周凯莉;文人更爱眼前酒[N];中国青年报;2010年

9 汪翔;文人爱砚多成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孙连忠;“文人书法”何去何从?[N];中国文化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氏碧沉;法属时期儒教与越南南部文人及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俊杰;唐五代文人传播意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边茜;近代中国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王文荣;明清江南文人结社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吕辛福;魏晋文人理想人格新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7 刘丽华;元明杂剧文人形象与剧作家心态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晖莉;晚明文人佛寺旅游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崔皙元;从和杜、集杜创作看韩国文人对杜诗的接受及解释[D];南京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人身份重构与晚明文学新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懋学;东汉文人风尚[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裘一真;越中文人结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曦;观念与实践:明清江南文人书斋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 王勇;吴地文人对明式家具的影响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鲁立;文人魂·服装情[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施晴;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的书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婷婷;清代青海文人之文学文献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梅;文人山水画点景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安艺舟;明代中晚期文人雅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6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686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