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日作家的交流与留日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15 05:35
【摘要】:1853年,日本结束了大约两百年的闭关自守,开始了对外开放和1866年的明治维新,自此,一直很少跟外国交流的日本,逐渐接受欧美国家的新知识、新技术,并以令人惊奇的速度迅猛发展起来。日本在古代就向中国学习了很多知识技术。从公元600年前后到公元894年陆续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当时的日本人不顾危险去中国学习新的知识。过去日本人的立场是一直要向中国学习。但是,自近代以来随着日本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而且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自20世纪初开始,就有许多中国人赴日本留学,尤其是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政府和民间通过日本间接向欧美学习。在赴日本留学的中国人中出现了不少著名人士,如孙中山、周恩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人。许多中国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领导者大多也是从日本学成归国的。郭沫若在《桌子的跳舞》中说过“中国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即使大多数人是通过到日本留学学到了欧美国家的先进知识,日本只起到了中介或桥梁作用,但是每个人也还是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通过中国作家开始接触日本文学及其在日本的亲身体验,可以看到他们在日本受到的影响。他们大部分人的青春、青年期都是在日本度过的,留日以后开始从事写作。本文试图以在日本诞生的创造社初期成员为中心,对这一现象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是创造社初期成员在留日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二是创造社成员和日本作家之间的交流。第一章,简单的介绍创造社和创造社成员的经历,以及从留日经验中受到的影响。第二章,论述日本文学、日本的文坛风向、左翼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对创造社作家的影响。第三章,论述创造社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和在上海期间与日本作家的交流。第四章,论述中日战争时期的中日作家之间的交流。第五章,对前四章总结并提出今后中日关系的建议。 本人希望在搜集中日两国的研究资料写这篇论文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了解中国和中国人,与此同时,也希望重新认识中国。对很多日本人来说,除了鲁迅、老舍等著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以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了解并不多。但是本人认为,在了解了中国现代文学与日本现代文学之间的许多相同的地方和两国作家之间的交流后,日本人可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印象更加可亲可敬。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现在的日本人还不太了解邻国中国,反过来说,中国人也不太了解日本人。希望这篇论文能对中日两国之间的互相了解起到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够为将来对研究这方面的人提供方便。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定宇;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质与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1994年06期

2 罗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以郁达夫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李计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宏观认知[J];求是学刊;1990年01期

4 朱寿桐;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社团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张福贵,刘三富;战前日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评介[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5期

6 张万敏;;创造社翻译探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再复;林岗;;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维度及其局限[J];东吴学术;2011年01期

8 俞兆平;再论“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李平;中国现代文学(上)期末复习[J];当代电大;1998年04期

10 李平;中国现代文学(上)复习提要[J];当代电大;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扬;;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文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伊藤虎丸;潘世圣;;创造社与日本文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朱晓进;;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朱金顺;;辑佚·版本·“全集不全”——读“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论文随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6 宋剑华;;论“言志”诗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影响[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本期焦点: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8 杨洪承;;上海与中国现代文学社群的关系考[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10 马良春;;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顾钧;《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读本》中的鲁迅[N];文汇报;2011年

2 汪君艳;想象属于自己的城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海上花列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N];文汇报;2006年

4 饶邦安;好一座中国现代文学档案库[N];中国档案报;2000年

5 记者郑巧;翻译更具有文化变革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王宁;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性和全球性:一种新的断代[N];文艺报;2001年

7 张重岗;冯铁:中国现代文学手稿研究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红孩;人应该看到更深层的东西[N];文艺报;2010年

9 傅莹;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理论的发轫及检讨[N];文艺报;2001年

10 吕保田;以史作论 微观对话[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2 王澄霞;创造社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4 赵鹏;海上唯美风:上海唯美主义思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7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年

8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9 汤奇云;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朱宏伟;走向革命的浪漫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捷;论五四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山本优子;中日作家的交流与留日影响[D];山东大学;2011年

3 黑坂雅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妇女解放问题[D];西北大学;2001年

4 戚萍;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D];青岛大学;2006年

5 郭娅妮;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剖析[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数珍;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韩国人形象[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连昌;中国现代文学目录学类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类型研究之一[D];青岛大学;2004年

8 王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娜拉形象及其悲剧性探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月如;论新文化语境中的五四文学翻译[D];青岛大学;2004年

10 翁君怡;擦肩而过—萧伯纳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3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13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