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传》看春秋诸侯与贵族精神
发布时间:2020-07-15 06:39
【摘要】:善于叙事与擅长辞令是公认的《左传》的文学成就,因此,近几十年来对《左传》的文学研究往往集中在辞令和叙事上,大量的论文和专著都对《左传》富有特色的战争描写以及妙语连珠的行人辞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论述,应该说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于《左传》中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来描写的诸侯,由于几十年来的极左思想的影响,使得我们对这些人,对这个群体往往视而不见。 《左传》中所涉及的诸侯不是小说中由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而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因此研究《左传》作者在记载他们的时候有何异同就显得颇有意思,这也是本文在撰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根据。尽管作者很少亲自参与到自己的叙事之中,但是对于不同的诸侯,他的态度、看法是不尽相同的,在感情上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在作者真实记录历史的同时,我们看到了长久以来被忽视,甚至被误解的“贵族精神”的显现。 周朝的贵族精神和周礼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此时的贵族阶级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诸侯身上表现得最明显。从《左传》看,此时的诸侯,有的依然恪守着多年来的道德准则,用自己的行为举止来维持贵族精神,如宋穆公、晋文公、宋文公、齐顷公、晋悼公、楚共王、楚平王等;有的却渐渐背离了自己贵族的身份,彻底抛弃了贵族精神,如卫州吁、齐襄公、晋献公、卫懿公、晋惠公、晋灵公、郑灵公、陈灵公、晋厉公、楚灵王、卫献公、齐庄公等;有的则摇摆不定,与贵族精神忽离忽即,如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等。 从《左传》中所记载的诸侯来看春秋时期的贵族精神,不仅是以一种较新的眼光重新看待这部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史书,对于今天人们的行为处事的方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75612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丹;论“春秋风度”[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6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56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