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两汉魏晋南北朝楚辞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4:49
【摘要】:本文立足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试图利用文学批评理论及接受美学理论对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楚辞批评进行全景式的描述与观照,理清各个阶段楚辞批评的发展状况,并在分析批评者个人的立场、文学观念的基础上,对各个朝代楚辞批评主要成就、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和论证,并深入阐述楚辞批评与时代思潮的互动关系,从中了解和把握各个朝代整体的文化风貌和独特的诗学精神。 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以汉代楚辞批评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汉代楚辞学基本脉络的基础上,从汉代楚辞批评的三大类型入手,揭示每种批评类型中的代表作家及作品的批评态度、批评思想,从而展示出时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轨迹以及士人的精神嬗变;最后总结评述两汉经学时代的楚辞批评特征。下篇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楚辞批评为观照对象,着眼于这一时期楚辞批评的历史新变,概述魏晋南北朝楚辞批评的风貌,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批评理论家的作品逐一进行细致剖析,从而展示出文学本位的批评视野,最后从宏观上把握“文学自觉”时代楚辞批评的新特点,开掘出楚辞批评更多层面的意义与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盛树屏;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屈骚、楚辞在汉初的流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傅刚;从《文选》选赋看萧统的赋文学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蒋方;名士与《离骚》──论两晋士人的屈原解读及其意义[J];北方论丛;1995年01期

4 王浩;;汉代拟骚诗在文体层面对屈骚的继承与新变[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姚静波;试析班固对屈原之批评[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04期

6 王浩;;汉代拟骚诗对屈骚主题的重现与衍变[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7 蒋方,张忠智;两汉士人阅读屈原的价值取向探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郭丹;;关于《孔子诗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罗建胜;;两汉屈骚论争刍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蒋方,张忠智;论楚辞文体在魏晋六朝的传播与接受[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宇飞;王逸《楚辞章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赵晓东;王逸以《诗》注《楚辞》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葛立丽;两汉《楚辞》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种光华;魏晋文学楚辞接受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6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66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