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先秦两汉丑女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08:19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女性美的文学作品十分丰富,而对丑女形象的描写则寥若晨星,丑形象的出现大多作为对美的陪衬。在记载丑女形象的文学作品中,多以叙述容貌虽丑,德行、才华等方面有所取的女性形象为主,直接描写丑女或讽刺丑女的作品则较为罕见。自周代始,重德轻色的审美意识一直占据社会审美意识的主流,这种主导地位直至魏晋时期才有所动摇。但深入研究先秦两汉时期的丑女人物,便会发现,即使在重德轻色的社会审美意识主导下,不同阶段的审美标准及审美评判又带有自身的时代特征。先秦两汉时期,丑女形象可分类两类,一类是刘向《列女传》中收集整理的“貌丑德美”的先秦齐国丑女形象群;一类是西汉竹简《妄稽》中“貌丑德恶”的丑女妄稽形象。分析两类丑女形象的德貌描写,同时也透显出时代审美取向的发展与变迁。以伦理道德高低作为评判美丑标准的传统审美取向,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对女性审美“欣赏”与“厌恶”的矛盾心理阶段,战国末期到西汉前期审美的常态发展阶段,直至汉末,强调“德貌并重”的双向审美标准最终形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中;袁劲;;先秦两汉“道术”批评与学术跨界[J];社会科学;2016年08期

2 张萍;;《先秦两汉齐语研究》简评[J];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3 郑方;;试探先秦两汉文、文学、文章之关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梁复明;;先秦两汉小说人物画廊中的神人异士[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梁复明;;先秦两汉小说神仙境界的文化阐释[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6 钱超尘;评《先秦两汉医学用语研究》[J];中华医史杂志;2001年04期

7 徐世辉;;《红楼梦》对话的论辩色彩[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8 李华年;;先秦两汉文论的“形而下”特征——中西文论比较丛谈之一[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9 武普照 ,王忠君;先秦两汉的习射风气[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10 李华年;;先秦两汉文论的“形而下”特征——中西文论比较丛谈之一(续)[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建震;;先秦两汉文献中的九州[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2 叶娜;;论鲧禹神话在先秦两汉的文本流变[A];荆楚学术2018年10月(总第二十四期)[C];2019年

3 吴颖;;中国古代形象思维理论的萌生和形成[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辑)[C];1981年

4 刘宗庆;;在已动之性与未动之情间问学——评魏家川《先秦两汉的诗学嬗变——从“〈诗〉云”“子曰”到“子曰诗云”》[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5 赵敏俐;;音乐对先秦两汉诗歌形式的影响[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愿;;先秦两汉时期导引内涵与地位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7 王关成;;先秦两汉妇女婚恋生活状况发覆[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8 刘毓庆;;先秦两汉诗经著述考[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辑)[C];2002年

9 杜晓勤;;诗歌·音乐·音乐文学史——先秦两汉诗歌史的音乐文学研究法[A];东方丛刊(2006年第2辑 总第五十六辑)[C];2006年

10 刘敏;;先秦两汉自然观发展轨迹描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与文化研究中心 王进 张丰聪;先秦两汉 中医传承重在依经受学[N];健康报;2019年

2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邯郸学院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王丽萍 孙建刚;20世纪80年代以来赵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2012年

3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 杨一博;艺术研究中“史观先行”的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记者 卜小平;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将公布[N];中国旅游报;2009年

5 王冉冉;大易学观下的经史研究之作[N];中华读书报;2012年

6 孟祥才;论儒学在先秦两汉时期的传播[N];光明日报;2002年

7 洛阳理工学院 董延寿 史善刚;先秦两汉时期河图洛书的源流与嬗变[N];光明日报;2010年

8 萍庵;何谓“卖重”?[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王玉波;贴近生活实际 写出历史变迁[N];人民日报;2007年

10 王小宁邋黄辉煌;继承传统文化重在吸取精神内涵[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水香;先秦两汉涉医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凤霞;先秦两汉诗歌的生命意识及其艺术显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琨;先秦两汉诗歌的狂欢化色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孙玲;先秦两汉题材通俗小说及其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李瑞丰;先秦两汉灾异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6 轩小杨;先秦两汉“和”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张美玲;先秦两汉时期的谬误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8 李美妍;先秦两汉特指式反问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武金勇;先秦两汉绘画颜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任树民;先秦两汉抒情文学的诗性特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变变;先秦两汉对问体新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张W

本文编号:2779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79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