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冰心作品中的普世价值
发布时间:2020-08-13 13:57
【摘要】:冰心是“五四”文坛上最早得到广泛认可和赞美的女作家,她在新文学的建设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冰心文学作品的关注与评论是和冰心的创作同步出现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心的文学作品也在批评和赞美中不断被重读,比如有关她的“爱的哲学”的探讨,“五四”时期的声音对其是加以肯定的;到三十年代发出的主要声音是认为其社会作用是消极与软弱的;新时期的研究又将冰心的创作和基督哲学相联系,从而来完善对冰心的创作认识。但在现在的学界看来,冰心的创作水平算不上“太优秀”,艺术水平甚至比不上凌淑华、卢隐等女作家。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冰心在那个时代声名鹊起,成为最为普通大众所周知、所推崇的作家呢是什么原因成就她文学精神的元老她的作品在新时代到底还具有哪些更有价值的意义 写作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分析研究冰心的文学作品,从普世价值这一全新角度出发,在研究其人生经历、创作环境和心理历程等方面,分析其普世情怀的生成,以及普世价值是如何通过作品一点一滴地渗透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冰心文学作品中这种普世价值的发现在丰富冰心作品意义的同时,达到深化对冰心文学的认识,探讨冰心作品中的这一普世价值对于当今的文学创作的启示,从而挖掘出值得人深思和关注文学本身的问题。论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从总体上概括冰心的创作特点及后人对冰心作品的研究情况,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角度和和理由,以及由此生成的研究价值。 第一章对冰心文学作品中的普世价值形成做了详细的说明。冰心作品中体现出的普世价值是建立在人的类别的同一性的基础上,生成具有超越性的精神走向。这一价值的形成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偶然,必然是因为她独特的经历,偶然是因为她能够在自己的经历中提炼出对生命意义的质地思考。因而冰心选择了基督教也只是把它当做一种文化的中介,在人生的经历和时代文化的大语境下,形成了自己对文学角色的独特认识,从而赋予文学以拯救心灵和扩大人类的同情的主要作用。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分析了冰心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将普世价值的具体建构通过思想所生成的意义表现出来。冰心将自己的创作意义锁定在普世价值这一高度,因而对于主题的选择就有着恒定性,对生活的文学角度也有着独特性。本章论述了冰心是如何在具体的作品中将天下一家、万物一体、自由平等、敬天爱人等普世思想融合进具体的创作中的。这一章主要从五个方面来探讨:一是“问题小说”中的济世情怀,从其小说的公共性出发,分析冰心“问题小说”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出的人本价值。二是“天下一家”与“万全的爱”的表现方式,为着成就这一理想,她塑造了“母亲”这一不同于其他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普遍性与特殊性、至爱与至善的合一。三是对纯净生命状态的书写,通过对纯洁童心的赞美,将普世价值进一步细化,提出人类精神应有的高度。四是冰心的“大生命”意识,体现在她对每一个细小生命的热爱,歌颂伟大生命力所给以人类的力量。五是作品空间意义的融合性,论述冰心是如何在构筑理想的精神家园的过程中,通过“家”这一狭小的空间扩升至具有公共性的丰富的意义空间。冰心就是这样建构了自己的价值理想,将自己的“小我”之情上升到人类的“大我”之情,形成了自己文学的生命。 第三章主要对冰心文学普世价值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冰心本着对人类的爱对自己文学精神的坚守体现了她超越了人间的仇恨、以情感为底线的博大情怀;她对宇宙的敬慕之心,体现在自然礼赞、社会理想与人生追求之中。继而说明冰心文学精神普世价值的意义的两个方面:文学,应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创作,应追求胸怀宇宙之精神。 结语部分阐释了冰心文学精神之于文学的意义,对于冰心本人的价值,以及冰心作品中的局限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792092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云琼;论“抗战”到“十七年”时期冰心的创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2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9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