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文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20:41
【摘要】:庄学史上还没有专门全面深入探讨《庄子》文体的论著,本文专门对《庄子》文体进行探讨。 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部分先对《庄子》文体研究史作了回顾并探讨了《庄子》文体研究的现状,梳理了自郭象以来以对《庄子》文章风格的认识为特点的《庄子》文体研究情况,而且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庄子》文体研究的现状和不足。第一章探讨了《庄子》文本对其文体的有关说明并对《庄子》“三言”作了进一步认识,我们认为《庄子》之“寓言”、“重言”是对其所用材料性质的说明,而“卮言”是对其驾驭材料时所用话语方式的说明。在此基础上,第二章对《庄子》中包含的论说、问对、语、寓言、诗、赋、隐、成相、小说、戏剧、诔文、连珠等十二种文体逐一进行探讨。第三章从先秦两汉有关文献对这些文体作了进一步的认识,尽可能在《庄子》及其之前的语言环境中把握每一种文体的特征。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内容。 由于《庄子》文体研究直接关系到对《庄子》文学价值的进一步认识,同时有助于认识先秦时期各有关文体,所以本文对《庄子》中包含的十二种文体进行了探讨。又从先秦两汉有关文献对这些文体作了进一步认识。由于先秦子书多为后学整理加工而成,而且内容多为与该学派思想相关者,所以大多以思想成派成书,不似后世文章结集多考虑文体因素而“文以类从”,所以往往一书“众体兼备”。由于其中包含的文体极多,所以《庄子》的文学性很强,表现在故事性强、诗歌色彩浓厚、抒情性强、辩论色彩强、表演性强、气象壮阔等多方面。本文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认识《庄子》的文学价值做一点努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本文编号:2792492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宗文;《庄子》与汉赋[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陈汝法;试论“连珠体”的产生及影响[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4年Z2期
3 过常宝;侯文华;;论《庄子》“卮言”即“优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4 刘访;《庄子》寓言文体新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5 赵逵夫;;赋体溯源与先秦赋述论(上)[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赵逵夫;;赋体溯源与先秦赋述论(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吴媚;;《庄子》的比喻特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8 陈德福;;《庄子》散文“卮言”论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罗莹;;连珠体的归类与起源问题的再思考[J];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04期
10 马世年;《九歌》戏剧因素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0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逵夫;[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芬芬;春秋辞令的文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俊华;《庄子》神话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爱林;先唐俳优文化与文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2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9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