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04:58
【摘要】:苏雪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创作风格独特的作家。她一生勤奋,其执笔时间之长,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是少有的。作为一代才女,苏雪林由于种种原因,从她离开大陆到八十年代期间,在大陆现代文学界一直很少被提及,直到八十年代海峡两岸交流日益紧密,苏雪林才重新回到大陆读者的视线,到九十年代初开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苏雪林一生跨越两个世纪,走过百余年人生历程,其人其文都是复杂的。本文结合苏雪林的人生经历、思想对其文学创作及其学术研究做一整体论述。力图描述出这位中国现代女作家较为完整的风貌。 本文分四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啊八九十年代关于苏雪林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指出其成就与不足;第二章重点分析苏雪林矛盾思想的多重性及其形成原因,认为造成苏雪林屈服于传统伦理观念又追求现代文明的矛盾精神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年时代的家庭环境、所受教育的经历以及她所处的时代变革的影响等各种因素;第三章分析苏雪林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从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固守、从追求解放到依附传统道德、从艺术之美到“尚武”的民族情感、三重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介绍苏雪林文学道路重心转移的交替变换的过程、原因及转向后的具体工作: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分析苏雪林在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上的鲜明特色,包括突破传统、另辟蹊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多视角立体研究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岩;;因学术之名:消解一个禁忌 书写一段传奇——评方维保先生新著《苏雪林:荆棘花冠》[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王翠艳;;“五四”女作家苏雪林笔名考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陈昶;梁小娟;;2010年海峡两岸苏雪林学术研讨会综述[J];长江学术;2011年01期

4 邓利;;民国才女苏雪林的天主教情缘[J];中国宗教;2010年05期

5 袁良骏;关于苏雪林攻击鲁迅的一些材料[J];鲁迅研究月刊;1983年05期

6 王宗法;苏雪林论(下)[J];华文文学;2000年03期

7 王宗法;苏雪林论[J];文教资料;2000年02期

8 钱耕森,胡贯中;苏雪林与胡适[J];黄山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古远清;;苏雪林:与寒爵、刘心皇“交恶”的事件[J];读书文摘;2010年08期

10 胡绍轩;现居台湾的老作家苏雪林[J];文史杂志;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方维保;;国家情怀:现代知识分子的成年镜像——论苏雪林的战时创作[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朱小如;;灾难母题与文学创作的精神向度[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蒋巍;;论文学的与时俱进——从“当前文学创作症候”谈起[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5 汪石满;;序[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王为华;;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创新[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7 王久辛;;不能忘却文学的庄严目标——对雷达先生《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的薄续[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5)[C];2006年

8 张志忠;;也谈“当前文学创作症候”之根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9 胡新化;;谈“人口老龄化”的“负担”和“财富”——对庆祝建党85周年全国征文金奖《老龄化于文学创作》的增册加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新元;浙江省首届民工文学创作大赛有声有色[N];文艺报;2007年

2 记者 曾衡林邋熊远帆;我省文学创作在全国频频折桂[N];湖南日报;2007年

3 枫文;繁荣瓷都文学创作[N];潮州日报;2007年

4 萧平;佩内洛普:她是那样卓尔不群[N];文学报;2009年

5 ;第四届海内外华语文学笔会举行[N];文学报;2009年

6 民文;恩施设民族文学创作基地[N];文艺报;2009年

7 伍雪平;东城与中国作协首度签约[N];东莞日报;2009年

8 见习记者 王洋;涨稿费能否推动文学创作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9 吕驾宇;幸福的焦虑[N];丽水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任晶晶;让科普文学创作蔚成风气[N];文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前后蜀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昝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4 谷鹏;《白毛女》的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金云;论泰戈尔思想和文学创作中的宗教元素[D];复旦大学;2009年

6 刘欢;汉代文学审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滕春红;北宋晁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王晓英;走向完整的生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斯怀;道家与汉代士人心态及文学[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金璐璐;班昭及其著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梓yN;论苏雪林的文学创作及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彩蓉;艰难的突围[D];南昌大学;2012年

3 阮小慧;苏雪林的文学思想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4 蔡建伟;苏雪林新文学批评心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炜玮;为了不被忘却[D];山东大学;2007年

6 江君;从潘岳的创作看其心态与情感[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韩春平;唐代“蒲州—太原”沿线区域文学简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姜波;图像化时代与文学的后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悦帅;人生·情感·寓言[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志明;论贺敬之的国家人民情怀与文学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8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798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