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魏晋六朝饮食文化与文学

发布时间:2020-10-15 00:39
   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度,在漫长的时空里,饮食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早的周汉礼乐文明就是源于饮食。到了魏晋六朝时期,饮食呈现出新风尚,饮食原料更加丰富,饮食结构也变得多元化,且此时的人们更加追求美味,深谙美味,探究美味。在这种新饮食风气的熏染下,魏晋六朝的名士风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进而带动了魏晋六朝文学的发展。这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为魏晋六朝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饮食领域中的许多物种都生动代表和表现出此时的名士风度和文学的典型特征。对蟹的钟爱、对酒的热衷、对茶的回味,对莼菜、羊酪的流连等等,都不约而同地折射出魏晋饮食文化与文学关系的与众不同。不仅文化交流的新物种在诗文中频繁的出现,而且文人的目光还逐渐转向了饮食的器物和食具上,极大促进了这时期咏物诗赋的发展。 更值得注意的是,魏晋时期饮食文化的发展还推动了魏晋六朝文学批评进程,尤其是对“味”这个审美范畴的确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文品评当中的贵清淡、贵鲜美、贵多样也正是饮食之味相通于诗论、味论的表现,也是味入驻于文学理论的前提所在。魏晋六朝“以味论诗”在经由阮籍、嵇康、刘勰等人的阐述中得以发展,并在锺嵘《诗品》的“滋味说”中取得纯美学的独立意义,对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产生重要的影响。 对魏晋六朝文学与饮食文化的探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了魏晋六朝的风俗人情,体悟到魏晋六朝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意味,同时也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了文学创作和饮食文化的双向传播关系。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I206.2;TS97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早期文学与饮食文化
    四、 研究意义
第一章 魏晋六朝饮食文化概述
    第一节 魏晋六朝饮食品类、结构的多元化
        一、 主食品类
        二、 副食品类
        三、 果品类
    第二节 魏晋六朝的知味、逐味、辩味
    第三节 魏晋六朝饮食专门著作的涌现
第二章 魏晋风度及其饮食文化
    第一节 渐至佳境——饮食的讲究与人的自觉
        一、 文学的自觉与饮食内涵的厚实
        二、 以“蟹”为例谈文学的“渐入佳境”
    第二节 贵得适意——名士与酒中天地
        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二、 天生刘伶,以酒为名
        三、 饮酒忘忧,寄酒为迹
        四、 庾信与酒
    第三节 冲淡自然——玄佛之风下的斋戒养生与士族清雅文化
        一、 饮食中的清淡之风
        二、 素食文化的兴起
        三、 魏晋时期的茶文化
    第四节 南北碰撞,胡汉交流中的饮食文化
        一、 魏晋南北朝的人口流徙与饮食文化
        二、 “石榴酒、葡萄浆。奶酪芳,炙肉香”——胡汉饮食交流与文学
        三、 “羊酪与莼羹”——南北饮食交流与文学
第三章 饮食与魏晋六朝文学创作、批评
    第一节 饮食文化对魏晋六朝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 饮食物象丰富了咏物类诗赋的题材
        二、 饮食文化与魏晋六朝笔记小说
    第二节 “味”与魏晋六朝文学批评
        一、 早期文学中的“味”
        二、 东西方文化中的感官认识差异
        三、 古代文论中的味觉审美概述
        四、 六朝文论中的“以味论诗”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雷;论中古游览类诗作[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辛刚国;魏晋玄学视野中的养生论[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3 张宇恕;春秋宴会赋诗研究[J];管子学刊;1998年01期

4 张振云;从诗与酒看阮籍与陶渊明的不同[J];兰州学刊;2005年03期

5 金涛声;华夏饮食心态与饮食文化[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年03期

6 高建新;从陶诗看陶渊明与酒之关系[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2期

7 周世荣;;从马王堆出土古文字看汉代农业科学[J];农业考古;1983年01期

8 张兴文;;千里莼羹今何在[J];民族大家庭;1997年01期

9 黄莹;;酒中天地宽:庾信诗中的酒意象分析[J];名作欣赏;2010年23期

10 胡大雷;中古“公宴”诗初探[J];广西师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华;汉魏六朝宴饮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黄亚卓;中古公宴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江傲霜;六朝笔记小说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艳芬;佛教与六朝诗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的胡汉饮食文化交流[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饮食文化[D];山东大学;2008年

3 樊伟峻;魏晋南北朝博物类志怪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玉麟;先秦荆楚饮食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41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41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b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