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李清照词英译意境美的传递

发布时间:2020-10-22 02:22
   宋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唐诗并驾齐驱记载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不仅是唐宋词坛上最出色的女性词人,而且在整个古代女性词史上,她也是最为出色的词人之一。同时,李清照词的翻译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投入,他们在向外传播李清照词的过程中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少贡献。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李清照的词尤以强烈真挚的感情、鲜明生动的形象、清新深远的立意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给予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以意境美著称的李清照词英译的优劣取决于对原文本中意境传递的成功与否。 翻译美学是翻译与美学的联姻,在翻译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对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实践应用中,为翻译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也是作者将翻译美学理论应用到实践的一次尝试,以期为翻译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将翻译美学理论应用到李清照词的英译对比分析之中,从而得出能够较好的传递原词中的意境美的策略与方法来指导李清照词乃至其他中国古诗词英译的实践。文章在总结阐释翻译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将李清照词意境美分为三类: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深远。在此基础上,文章在大量李清照词中选取了相应有代表性的李清照词句以及国内外译者的译文作为范例。本文根据翻译美学理论中刘宓庆的审美再现五项基本要求对比分析了不同译者在李清照词英译中对原文意境美的传递。分析结果显示该基本要求可以作为李清照词英译意境传递的评价标准之一。最后本文总结出了对李清照词意境美传递的几点建议,包括忠实于原文(意义,形式,风格等)、为读者保留审美想象空间、充分发挥审美创造力等,为后继者对李清照词英译乃至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意境美的传递研究提供了参考。目前,从翻译美学角度研究李清照词英译的论著并不多见,并且仅有的几篇此类论文多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李清照词英译,并未专注于其意境美的传递。因此,本文的一大创新点在于将翻译美学理论尤其是刘宓庆所提出的审美再现五项基本要求应用到对李清照词英译的对比分析之中,从而分析译者对于原文意境美的传递。在对比不同学派译者译文的基础上总结出对于李清照词英译意境美传递的几点建议。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相关领域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为理论框架部分,分别介绍了翻译美学和意境美。第四章是主体分析部分,文章根据李清照词意境美的分类分别选取两个例子,以审美再现五项基本要求为主要依据,通过对不同派别译者的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李清照词英译意境美传递的建议。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研究的实际意义、研究的不足,以及对今后相关领域研究的建议。
【学位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H315.9;I046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3 Organization of the Paper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
    2.2 Studies on 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Transfer
    2.3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Ci Poems
        2.3.1 Foreign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Ci Poems
        2.3.2 Domestic Studies on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Ci Poems
        2.3.3 Different Schools of Li Qingzhao's Ci Poems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Design
    3.1 Translation Aesthetics
        3.1.1 Aesthetic Object
            3.1.1.1 Presentation elements
            3.1.1.2 Non-presentation elements
        3.1.2 Aesthetic Subject
            3.1.2.1 The translator
            3.1.2.2 The target reader
        3.1.3 Aesthetic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3.2 Artistic Conception
        3.2.1 Ideas about Artistic Conception
        3.2.2 Factors Affecting the Transfer of Artistic Conception
            3.2.2.1 Aesthetic subject:the translator's aesthetic and reproductive ability
            3.2.2.2 Aesthetic object: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3.3 Research Design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Anistic Conception Transfer of Li Qingzhao's Ci Poems from Translation Aesthetics Perspective
    4.1 Artistic Conception Beauty of Li Qingzhao's Ci poems
        4.1.1 Blend of Feelings and Scenery
        4.1.2 Coexistence of Fiction and Reality
        4.1.3 Lingering Charm
    4.2 Transfer of Artistic Conception in Li Qingzhao's Ci Poems Translation
        4.2.1 Transfer of Blend of Feelings and Scene
            4.2.1.1 Ru Meng Ling
            4.2.1.2 Zui Hua Yin
        4.2.2 Transfer of Coexistence of Fiction and Reality
            4.2.2.1 Sheng Sheng Man
            4.2.2.2 Yu Jia Ao
        4.2.3 Transfer of Lingering Charm
            4.2.3.1 Dian Jiang Chun
            4.2.3.2 Ru Meng Ling
    4.3 Sugges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Li Qingzhao's Ci Poem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orks Cited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山林;;谈谈李清照词的评价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2 张金同;;略论李清照词的意境[J];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03期

3 韩桂书;;抒爱国之情,发忧民之感——浅谈李清照后期词的思想内容[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岫蓝;英译李清照词二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1期

5 陈江江;;论李清照词的情感深度与思想内涵[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6 袁圆;;词坛二宗,异曲同工——李煜与李清照词之比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年07期

7 杨彦;;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绪[J];河南农业;2010年10期

8 孙翀;;试探李清照《如梦令》的艺术情趣[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9 金庸;;“人比黄花瘦”——读李清照词偶感[J];语文新圃;2006年01期

10 魏秀萍;;格高韵远寄花魂——试论李清照词中的梅花意象[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军;植物意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莹莹;李清照词的美学解读[D];延边大学;2010年

2 李伟;李清照接受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邹帆;清代李清照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4 张冬梅;英语世界中的李清照及其诗词翻译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4年

5 黄玫菱;李清照词的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毕秋燕;李清照词的量词修辞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7 袁群;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漆家佳;从翻译美学角度看李清照词英译意境美的传递[D];安徽大学;2014年

9 谭伟红;李清照的词学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姜军伟;李清照与许兰雪轩诗歌对比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50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50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