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与建设途径研究
【学位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I206.7
【部分图文】:
(一)网络文学批评的产生背景1、大众文化的影响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互联网的出现,人类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由此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大众文化的崛起,对传统文化的秩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众文化是指在当代都市中兴起的、与当代工业相关的、以全球化电子媒介为介质的当代文化。大众文化是一种由消费意识筹划和引导、由时尚化方式运作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中国的大众化是随着互联网媒介的普及实现的,提倡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念,打破了古代社会中央集权的价值和价值取向。大众文化是一种人人皆可发表观点的杂语文化,为人民提供了言论自由的契机,也为人们带来了思想文化上的解放。2、网络的普及1994 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后,国内网络逐渐普及。近年来,网民数量迅速增加,从 2009 年 3.84 亿用户到 2016 年底已达 7.31 亿用户,逐年成正增长趋势(见图 1)。网络文学作为新生代文学,成为新世纪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而有网络文学,就会有网络文学批评的影迹。
图 2:2016 年中国网民学历结构①三、网络平台因素网络为网络文学批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从而限制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一)即时点评冲击理性思考即时性是互联网的重要特性之一,互联网的即时性使信息的获取和传播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借助互联网,一部作品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世界,同时也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评论和反馈。互联网的即时性使网络文学批评呈现快速和互动的特征。在很多时候,网络文学批评之间互相比较的不是思想内容是否深刻,而是发表评论是否快速。例如,评论专栏中的“抢沙发”现象就是追求速度的表现。然而,文学批评不是光是情感的参与,更多的应该是理性的思考,通过对作品的仔细研读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观念。网络文学批评即时性的表达通常缺乏思考,一方面会造成语言凌乱、逻辑感较弱,另一方面也会使批评者丧失应有的思考,进而使批评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学批评的四大误区[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5期
2 端家明;文学批评:走出困顿的沼泽[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杨尚梅;地方文学批评浅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赵慧平;关于文学批评研究的起点和途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陈阳;摆脱文学批评不振局面的探讨[J];理论界;2004年04期
6 李丽芳;;需要概念越境的云南文学批评[J];当代文坛;2006年03期
7 汪旭东;;网络文学批评之我见[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吴俊;;新时代的文学批评[J];南方文坛;2009年05期
9 赵慧平;;关于文学批评本体研究的提问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6期
10 陈海艳;王勤;;文学批评的特点[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露;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大众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亚南;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慧平;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D];复旦大学;2003年
4 凌晨光;交流话语与文学批评[D];山东大学;2007年
5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青;中国现代印象批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雪松;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新潮[D];吉林大学;2009年
8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李春燕;新时期30年陕西文学批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瑞娥;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与建设途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年
2 翟恒兴;当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学批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贺雨涵;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话语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慧瑄;雷达—中国批评话语体系的建构者[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5 文雯;当代文学批评的评价取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杨维;文学批评动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静;传媒文学批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王敏;怪异理论视角的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显硕;巴人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10 胡涛;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4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7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