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方苞经学及其与古文创作的关联

发布时间:2020-11-14 01:43
   清代康乾时期,方苞以经术、古文兼擅而享有盛誉。在其身后,尊之为宗师者虽云众多,轻诋其学术与文章者也颇有其人。这一方面是因为经学思潮发生巨大变化,汉学的蓬勃兴起使得宋学的影响江河日下。方苞作为宗奉理学的学人,势不可免地受到学界的冷落与排斥。另一方面,古文理论发生新变,创作艺术不断进步,刘大櫆、姚鼐等标举宗风更为成功。时至今日,学界对方苞学术的评价往往容易近于两极分化,对其古文创作成就的认识思路亦有凝固化之嫌,可见其在有清一代学界文坛的实际地位犹待衡定。本文认为,方苞的经学与古文虽然术业有别,却本自密不可分。不究明其经学,则不足以知其古文;非深探其古文,则不足以领略其经学之精蕴。以此,本文致力于探讨方苞的经学及其与古文创作的关联,期于对方苞在清代学术文化史上固有地位的认知有所推进。第一章将方苞人生境遇与学术文化思想的演变作阶段化的论列。方苞24岁以前,在遗民志节的陶冶下,奠定其“行身祈向”。因受政治形势支配,在向清廷妥协之余仍有情志坚守。25岁至55岁,方苞经历坎坷,特别是作为罪人,处境艰难。但他从不消沉,阅世渐深,经术转精,古文创作亦收获颇丰,在学界和文坛的影响与日俱增。56岁以后,由于政治地位显著提升,他的学术思想更密切地趋近官方的文化政策,因而有机会主持学术文化工程。但也因此而减缓治经进程,垂暮之年《仪礼析疑》才得以完成。第二章评述方苞《朱子诗义补正》。清初《诗经》学以宗毛与宗朱为基本分野,两派争讼的态势,驱使方苞作出选择。方苞倾向于维护《诗集传》的主流地位,但也承认朱熹《诗经》学需要加以完善。方苞沿着朱熹的治学路径,探讨《诗经》所选古诗的产生区域、年代、作者、本事等内容。其考述《清庙》等祭祀文王乐歌始作于武王立庙于丰之际,辨析《邶》、《鄘》、《魏》、《桧》诸国风诗的创作时代,颇有见地。考辨《诗经》存录“淫诗”及其垂鉴意义,印证朱熹《诗》有“淫奔之诗”说,彰显出朱熹此说对于《诗经》学的重大贡献。方苞以理之当然、事之实然来解释《诗经》编次的合理性,对朱熹《诗经》编纂论有所补申。对朱熹《诗集传》的订正,体现出方苞以汉学辅助宋学的思路。对《诗集传》道德性命之学的弘扬,则反映出方苞以宋学为本位的立场。方苞早年对诗歌研究与创作皆有浓厚兴趣,这使得他研究《诗经》时较之一般经师更善于把握其文学特点。第三章以方苞为学历程为序,评述其三《礼》学。《礼记析疑》的成就有三:方法上,以文法切究经文,阐发义理之精微;注重以经证经,探求周世礼制仪节之详。而在内容方面,则期于正本清源的礼制甄别。方苞的《周礼》学,主要特色是以理解礼。《周官辨》是旨在辨伪与释惑,而以经为本。《周官集注》则寄托着方苞传承先圣之学,以经术经世的深衷。他集采众说,益以己见,发明经义;内容上,通过释职官定名、“分职命事”以及职官体系揭示《周官》设官分职之“广大精密”。方苞对于《仪礼》的价值认知,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原先认为弘扬周代礼制既非急务,效用也有限,因而寄希望于倡导忠孝以化民成俗。然而现实驱使方苞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思想,重新评价古礼的教化功能,晚年遂专注于《仪礼》研究。第四章评述方苞的《春秋》学。方苞在完成《礼记析疑》之后,即转而倾力研究《春秋》。其《春秋》学最为显著的特色,是离传返经,直寻大义,并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这一目标。他所采用的方法,是依托《春秋》本文,并“以义理为权衡”。这种研究路径,源于程朱理学宗师的解经方法。循着这种思路,方苞极大地提升了理学一系《春秋》学的研究水准,并以此在《春秋》学史上独树一帜。第五章对方苞古文进行系年,大体以苏惇元《文目编年》为参照,补申其编年依据,订正其中若干疏误,并且结合《方望溪遗集》查漏补缺。此为结合方苞古文理论与创作实践发展进程,探询其古文创作与经术之关联的基础。第六章考述方苞经学对其古文创作的内在影响。因方苞解经之作诸多片段文辞雅洁,故考量其古文创作成就,取材不拘于单篇文章。方苞古文,重要主题之一是阐发以古礼经世的见解。这方面内容不仅反映了作家精深的三《礼》学造诣,更体现了忧国忧民之心。方苞学以致用,通过对经典内容的整合、化用,较为系统地描述了理想中的家国仪型。另一主题是推阐“忠孝大原”,弘扬志节,明辨义利。在这方面,方苞实现了以古文之章法、语言发明程、朱之义理的理想。方苞确认古文是《六经》之“余肄”。从素材取舍、章法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的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其艺术技巧往往导源于群经。方苞的经学研究提升了理学一系诠释群经的水准。在其浮沉难料的生涯中,方苞执念于将经学素养运化于家国人伦之践履,使得其古文达到义理之深微与辞章之精美的统一。其沾溉后学,流泽甚远,有其必然性。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方苞经学与古文研究综述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一章 人生沉浮与经学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遗民志节的陶冶与“行身祈向”的选择
    第二节 “身屯道塞”与“明道觉民”的追求
    第三节 位望隆盛与以学经世的实践
    小结
第二章 明辨审思,求合于理——论《朱子诗义补正》
    第一节 朱熹《诗集传》及其在明清之交的命运
    第二节 古诗创作考辨
    第三节 对朱熹《诗经》编纂论的补申
    第四节 对朱熹《诗经》诠解的订正
    第五节 对《诗集传》德性之学的弘扬
    第六节 回归文学的解经特色
    小结
第三章 “致广大”与“尽精微”——方苞三《礼》学研究
    第一节 《礼记析疑》:涵泳本文,阐发“隐深”之义
    第二节 《周礼》学:分职命事与“运用天理”
    第三节 《仪礼析疑》:节文度数与“天理人情之自然”
    小结
第四章 离传返经与“经世大法”的阐释——论方苞的《春秋》学
    第一节 程朱《春秋》学的嫡派
    第二节 以“直”求“通”的解经方法
    第三节 锐意探求“经世之大法”
    小结
第五章 方苞古文系年考述
    一、作年可考之篇
    二、《文目编年》分段系年文目考巧
    兰、作年未详文目
    小结
第六章 虚实相济之学与“体正法严”之文——论方苞古文的宗经特色
    第一节 古文为群经之“支流余肄”——方苞对传统文道观的新诠释
    第二节 “三代之礼”化民成俗的价值——论方苞古文以礼经世的诉求
    第三节 义利之辨与崇尚志节——论方苞古文重德性的取向
    第四节 法“圣人之文”——论方苞追摹群经的古文艺术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光光;桐城派与清代学术流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2 华世忠;;从方苞的义法到姚鼐的文论——桐城派文论述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叶建华;;论方苞的史书“义法”[J];安徽史学;1990年01期

4 邬国平;;向天国的妻魂致歉——读方苞《亡妻蔡氏哀辞》[J];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06期

5 郁沅;桐城派“义法”说发微[J];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6 关爱和;桐城派的立诚求真与道统文统情结[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7 施明智;“虚言其大略”的方苞散文及其成因[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顾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论及其历史地位[J];江淮论坛;1982年02期

9 余秉颐;方苞与颜李学派[J];江淮论坛;1987年03期

10 江小角;;方苞的文论思想及其散文创作特色[J];江淮论坛;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宗棠;清代《左传》文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兆禄;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史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青;方苞“记”体文与“纪事”文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882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82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