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战国时代个性意识的觉醒与《战国策》的人物塑造

发布时间:2020-11-17 23:58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开端,各种文体和思想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战国策》作为先秦典籍中的一部,集中记载了战国两百多年间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史传文学向纪传体转变的先行者,其写作重心的变化以及丰富多变的艺术手法,无一不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些都与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并且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得以展现。 全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先秦时期个性意识的发展与觉醒。从华夏文明的发端到秦帝国的统一,人的主体意识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混沌到独立的过程,个性意识逐渐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的过程。而战国时代正是这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春秋时代的文化思想积淀在这一时期爆发,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人的理性精神和个体意识的彻底觉醒。而战国文学作为这一转变过程的载体,就无可避免的打上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特色。 第二章特殊的文化意识与《战国策》的人物思想。作品以人物为中心展现了战国时期独特的文化意识与时代主题。《战国策》崇尚智谋,标榜个性发展,肯定士人对名利的追逐,表现出个体意识和商人意识;否定礼义和传统道德,女性意识开始萌芽。战国时代的文化在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第三章个性意识的觉醒与《战国策》的人物塑造。战国个性意识的觉醒带来人的主体地位的上升,文学作品也自然的以人来结构文章。《战国策》即取《左传》叙事之长来刻画人物,其文章以人物为中心来谋篇布局,集中体现在深刻的写人意识、新的人物类型的刻画以及人物的语言艺术上。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战国时期的个性意识
    二、《战国策》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选题意义
第一章 先秦时期个性意识的发展与觉醒
    第一节 社会制度与精神文化的崩溃和重构
    第二节 战国以前群体意识与个性意识的萌芽
    第三节 战国时期个性意识的觉醒与张扬
第二章 特殊的文化意识与《战国策》的人物思想
    第一节 战国的价值观念与《战国策》人物的个体意识
    第二节 追逐名利的风气与商人意识
    第三节 对“礼”的无视——女性意识的萌芽
第三章 个性意识的觉醒与《战国策》的人物塑造
    第一节 《战国策》深刻的写人意识
    第二节 《战国策》出现的新的人物类型
    第三节 纵横思想与《战国策》人物的语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谢东贵;《战国策》思想新探[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2 蔡礼彬;;个体意识的逐渐觉醒: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迁的另一种解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詹子庆;战国时代世风问题散论[J];史学集刊;1990年03期

4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刘家贵;战国时期土地国有制的瓦解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曰美;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2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建猛;从《战国策》看纵横家的思想及文风[D];贵州大学;2006年

2 王彬;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商”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3 赵鹏团;战国纵横家思想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陈力勇;《战国策》人物语言艺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8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88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