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笔下的乡土社会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I206.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沈从文笔下乡土社会的构成
一、代际关系
二、婚姻类型
三、乡村教育
四、地方经济
第二章 沈从文笔下乡土社会的文化内涵
一、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惩罚
二、乡土社会中的“绅--民”关系
三、“孤立”和“隔阂”的精神困境
第三章 沈从文笔下乡土社会的意义
一、中国农村乡土社会现代性的转变
二、思乡情怀与文学批判的矛盾
三、民族与国家重建理想的幻灭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连科;法·道德·乡土文明[J];公安月刊;1997年09期
2 高岚;;魂归来兮 乡土英雄——福克纳与莫言的英雄情结[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何希凡;余荣虎;;无知的黑暗与刺目的启蒙之光——从《萧萧》看沈从文深层的乡土之忧[J];名作欣赏;2006年15期
4 韩春燕;;在轻与重之间飞翔——读铁凝长篇小说《笨花》[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5期
5 曹斌;;颓败的乡土的回望——论《秦腔》的乡土关怀[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牛刚花;陈继华;;从民间小戏看乡土社会的民众意识——以太原秧歌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黎翔;;乡土社会中的面子——对福建古田地区寿宴习俗的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吴杰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社会公共伦理建设剖析[J];前沿;2009年06期
9 刘丽敏;;从晚清乡土社会天主教民的圣母崇拜看中西宗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高君;;莫言与福克纳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情结[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田成有;传统与现代: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闫国芳;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3 魏峰;乡土社会的教育政策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人豪;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周邦君;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 梁景之;清代民间宗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肖莎;新中国农村工业变迁:实践与理论[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彩云;转型期中国乡土社会的法律意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陆宁;基于乡土理念的鹤岗博物馆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郁倩文;鲁南地区王祥村“赶喜”习俗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2年
4 岳锦玉;论沈从文笔下的乡土社会[D];西南大学;2014年
5 朱红萱;乡土社会人民调解的组织与自组织[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岍;乡镇政府参与下的乡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文胜;论现代司法理念的困惑[D];安徽大学;2007年
8 徐钝;论乡土社会法律信仰之塑造[D];安徽大学;2005年
9 孙冕;乡土社会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志永;乡土社会法律缺失的理性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92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92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