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对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22:26
“垮掉的一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由-群反叛、放荡不羁的青年人组成,他们的集合是为了反抗美国主流的社会秩序,以及挑战美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因此,这群年轻人有意识地选择了一种叛逆、癫狂、不被社会所接受的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随着“垮掉的一代”的不断发展,它不再是属于美国社会的一个简单的文学团体,更是一场轰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学、文化领域的大地震。这一流派影响了整整半个世纪的美国青年,同时,这种影响也波及到了遥远的中国,中国青年受“垮掉的一代”及《在路上》的影响,开始效仿“垮掉的一派”踏上一条探索生命真谛的“在路上”之旅。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当代青年产生重要影响的原因首先来自于这一流派本身,“垮掉的一代”是在二战后兴起并壮大起来的,他们所选择的反叛、探索道路,是与其社会背景有着必然联系的。而在文革时期的中国,与美国的社会环境有着相似之处,压抑的社会风气使得中国青年纷纷效仿美国“垮掉的一代”反叛的行为,这一效仿,不仅体现在行为方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也就自然而然地造就了中国青年的“在路上”情结,这在中国当代文学...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垮掉的一代”的文化成因
(一) “垮掉的一代”所引起的流行文化
1. “垮掉的一代”的含义
2. “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及小说家凯鲁亚克
3. “垮掉的一代”的文化意义
4. “垮掉的一代”的社会成因
(二) “垮掉的一代”的精神特质
1 ,迪安式的颓废与疯狂
2. 萨尔式的探索与追寻
二、“垮掉的一代”对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化的影响
(一) 《在路上》在中国的传入
(二) 中国作家的“在路上”情结
1. 孤独与徘徊
2. 狂欢与宣泄
3. 放纵与颠覆
(三) “在路上”的形象化符号
1. 孤独、徘徊的“社会边缘人”
2. 社会转型时期的流浪者
3. 新时期的城市顽主
三、中美青年“在路上”情结的文化成因探析
(一) 社会转型的产物
(二) 文化心理的导向
(三) 文化传承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898330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垮掉的一代”的文化成因
(一) “垮掉的一代”所引起的流行文化
1. “垮掉的一代”的含义
2. “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及小说家凯鲁亚克
3. “垮掉的一代”的文化意义
4. “垮掉的一代”的社会成因
(二) “垮掉的一代”的精神特质
1 ,迪安式的颓废与疯狂
2. 萨尔式的探索与追寻
二、“垮掉的一代”对中国当代文学及文化的影响
(一) 《在路上》在中国的传入
(二) 中国作家的“在路上”情结
1. 孤独与徘徊
2. 狂欢与宣泄
3. 放纵与颠覆
(三) “在路上”的形象化符号
1. 孤独、徘徊的“社会边缘人”
2. 社会转型时期的流浪者
3. 新时期的城市顽主
三、中美青年“在路上”情结的文化成因探析
(一) 社会转型的产物
(二) 文化心理的导向
(三) 文化传承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898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898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