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化的言说与先锋性的重塑:“十七年”《麦田里的守望者》译介的形象学阐述
发布时间:2020-12-19 02:52
"十七年"时期,美国当代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内部发行"的方式被译入新中国,用作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反面教材。在此背景下,身处文本外部的言说者通过公开述评将小说塑造成一部"垮掉文学",然而,介入文本内部的译者却着力复现了创作主体的先驱精神,还作品以"先锋小说"之本位形象。本文紧扣《麦田里的守望者》因译介而生发的"垮掉"与"先锋"两种形象,回溯了它们的构筑进程及背后的时代风向,并以此为基础,钩沉起二者繁复驳杂的互动关系和隐寓其中的形象学意义,有助于推进学界对"十七年"《麦田里的守望者》译介的本质认识,也可为翻译研究与形象学的参鉴交织作一深刻注脚。
【文章来源】:东方翻译.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垮掉文学”的形象构筑
(一)时代语境与译介选择
(二)公开述评与内部言说
二、先锋姿态的“潜在塑造”
(一)反传统表达的整体还原
(二)经验自我的意识凸显
三、整合与颠覆:《麦田里的守望者》译介的形象学内涵
四、结语
本文编号:2925114
【文章来源】:东方翻译. 2020年01期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垮掉文学”的形象构筑
(一)时代语境与译介选择
(二)公开述评与内部言说
二、先锋姿态的“潜在塑造”
(一)反传统表达的整体还原
(二)经验自我的意识凸显
三、整合与颠覆:《麦田里的守望者》译介的形象学内涵
四、结语
本文编号:2925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2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