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洵美与现代上海文化场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9:52
邵洵美以诗人、编辑、出版商、以及文化沙龙主人等多重身份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十里洋场。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邵洵美可以说是“一位被低估得最为严重的文化人”。在现代文学史上,邵洵美多被描述为“颓加荡的唯美诗人”,实际上,就邵洵美所从事的文学活动而言,他早期以“唯美诗人”身份步入文坛,之后其精力主要是积极投身于办刊物、开书店等海派文学生产活动中。在邵洵美文学活动主要时期,他围绕“沙龙——出版”形成一系列的文化实践,主要涉及写作、编辑、出版以及社会活动等多个领域。论文通过对邵洵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沙龙”的考察,来重新探讨邵洵美与上海文化场域的关系。“沙龙”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较为流行,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邵洵美的“沙龙”不仅兼有“书店”和“沙龙”这两种物质文化空间,他还和沙龙成员通过出版杂志、期刊建立起公共空间,从而扩展了文学和批评的领域。邵洵美通过他所创办的“沙龙”这一独特的媒介,建立起自己的交往网络。可以说,邵洵美的“沙龙”作为上海文化场域的一隅,尤其是邵洵美跟文坛沟通的“津梁”,其意义不可小觑。就二三十年代文学活动而言,邵洵美希望通过文化沙龙、期刊、杂志出...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邵洵美及其文学活动
第二节 邵洵美研究综述
第三节 邵洵美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邵洵美在上海
1.1 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学概况
1.2 邵洵美与租界化的上海
1.3 邵洵美的文艺理念
第二章 邵洵美和他的“花厅”
2.1 “花厅先生”邵洵美的成长
2.2 “花厅先生”的文学理想
2.3 邵氏沙龙的文化活动
第三章 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
3.1 论邵洵美商业化的实践
3.2 现代传媒与“唯美诗人”身份的分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默默无闻暗香在,“奇葩”亦当有春天——试论邵洵美的翻译思想[J]. 潘华凌,刘弘玮. 宜春学院学报. 2015(02)
[2]邵洵美与翻译[J]. 刘弘玮.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07)
[3]1933年海上文坛的“女婿”风波[J]. 费冬梅. 现代中文学刊. 2014(03)
[4]邵洵美翻译面面观[J]. 刘弘玮.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4)
[5]邵洵美在孤岛时期的抗战文艺活动述略[J]. 张新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03)
[6]邵洵美的翻译成就[J]. 刘弘玮. 兰台世界. 2012(01)
[7]邵洵美和鲁迅[J]. 王京芳. 鲁迅研究月刊. 2009(06)
[8]邵洵美与文艺抗战——以《自由谭》为例[J]. 王京芳. 新文学史料. 2009(02)
[9]邵洵美研究述评[J]. 李小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10]城市空间与文学类型——论作为文学类型的海派文学[J]. 杨扬. 学术月刊. 2008(04)
博士论文
[1]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 王京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租界文化与三十年代文学[D]. 李永东.山东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诗歌翻译家邵洵美研究[D]. 赵云龙.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洵美的寻美梦[D]. 陈维.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邵洵美的文艺探索之路[D]. 叶芳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邵洵美的现代颓废及悲剧宿命[D]. 卢颖.宁波大学 2009
[5]唯美的实践——《金屋月刊》与邵洵美[D]. 吕炳车.厦门大学 2008
[6]邵洵美与上海[D]. 陈莹.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一个都市唯美主义者的沦陷[D]. 任小璋.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925698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邵洵美及其文学活动
第二节 邵洵美研究综述
第三节 邵洵美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邵洵美在上海
1.1 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学概况
1.2 邵洵美与租界化的上海
1.3 邵洵美的文艺理念
第二章 邵洵美和他的“花厅”
2.1 “花厅先生”邵洵美的成长
2.2 “花厅先生”的文学理想
2.3 邵氏沙龙的文化活动
第三章 都市漩涡中的多重文化身份与路向
3.1 论邵洵美商业化的实践
3.2 现代传媒与“唯美诗人”身份的分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默默无闻暗香在,“奇葩”亦当有春天——试论邵洵美的翻译思想[J]. 潘华凌,刘弘玮. 宜春学院学报. 2015(02)
[2]邵洵美与翻译[J]. 刘弘玮.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4(07)
[3]1933年海上文坛的“女婿”风波[J]. 费冬梅. 现代中文学刊. 2014(03)
[4]邵洵美翻译面面观[J]. 刘弘玮.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4)
[5]邵洵美在孤岛时期的抗战文艺活动述略[J]. 张新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03)
[6]邵洵美的翻译成就[J]. 刘弘玮. 兰台世界. 2012(01)
[7]邵洵美和鲁迅[J]. 王京芳. 鲁迅研究月刊. 2009(06)
[8]邵洵美与文艺抗战——以《自由谭》为例[J]. 王京芳. 新文学史料. 2009(02)
[9]邵洵美研究述评[J]. 李小鸥.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10]城市空间与文学类型——论作为文学类型的海派文学[J]. 杨扬. 学术月刊. 2008(04)
博士论文
[1]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 王京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租界文化与三十年代文学[D]. 李永东.山东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诗歌翻译家邵洵美研究[D]. 赵云龙.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2]洵美的寻美梦[D]. 陈维.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邵洵美的文艺探索之路[D]. 叶芳芳.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邵洵美的现代颓废及悲剧宿命[D]. 卢颖.宁波大学 2009
[5]唯美的实践——《金屋月刊》与邵洵美[D]. 吕炳车.厦门大学 2008
[6]邵洵美与上海[D]. 陈莹.华东师范大学 2007
[7]一个都市唯美主义者的沦陷[D]. 任小璋.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2925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2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