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马湖作家群的人道主义情怀
发布时间:2020-12-23 13:26
“五四”新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拉开了序幕,它以较新的内容展现着中国的现代文学,描述着中国现代社会的状况,以及中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五四”前后的中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在这一片混乱之中生存着的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作家,又怎能袖手旁观,坐以待毙呢?有少数的作家投笔从戎了,有很多文学家拿起愤怒的笔,书写着现实的中国,表达着自己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资唤起每一个中国人的良知,为人的幸福而努力。“五四”作家们基于社会的现实,发现了“人”,在他们的行动中,随处可见他们为人获得人作为人的权利而进行的努力;在他们的文章中,也处处展现了他们对于“人的发现”。白马湖作家就是这众多作家中的一群,他们不堪目睹中国的现状,以自己的社会实践和文学实践彰显着他们的人道主义情怀。白马湖作家是满怀豪情的充满梦想充满人道主义情怀的一代人,作为“五四”前后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摆脱了过去精神的桎梏,接受了许多新的思想,包括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虽然他们有些人没有接受过高的教育,但也有一部分人曾经出国留过学,理想主义、人道主义、英雄主义等在他们身上得以体现。白马湖作家面对中国社会的现实,一步步踏紧脚下的土地,对摧残人性的旧...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关于白马湖作家群
三、 关于人道主义
第一章 为理想亲自躬行的人道主义行为
第一节 亲自躬行的原因所在
一、 对旧教育的不满
二、 为理想博弈强权
第二节 亲自躬行的行为表现
一、 浙一师风潮前后
二、 春晖时期
三、 立达时期
四、 开明时期
五、 从取名来看
第二章 诉诸于笔端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一节 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
一、 生活中的平民
二、 妓女
三、 人力车夫
四、 农工
第二节 对摧残人性的憎恨
一、 不合理的考试制度
二、 旧的礼教
三、 等级制度
第三节 对战争和不道德行为的批判
一、 关于道德问题
二、 关于战争问题
第四节 对爱的诠释
一、 亲情
二、 友情
三、 自然之爱
四、 爱恋
五、 大众之爱
第五节 对妇女和儿童的热切关注
一、 儿童
二、 妇女
第六节 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礼赞
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和谐的生活
三、 美好的环境
第三章 白马湖作家人道主义情怀的启示
第一节 面对恶劣的现实环境要有果敢的反抗行动
一、 对教育的改造
二、 实践“新村”理想
三、 创办刊物启迪心智
第二节 文学应当满载着人道,关怀现实,书写人生
一、 人道主义文学观
二、 人道主义文学与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人为本”的含义辨析[J]. 田心铭.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12)
[2]从人生艺术化到人道主义——朱光潜人生美学的世纪境遇[J]. 张泽鸿,宛小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3]春晖白马湖,立达开明路——“白马湖作家群”命题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 张堂锜. 现代中文学刊. 2010(02)
[4]“白马湖作家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J]. 朱晓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06)
[5]《春晖》半月刊中的丰子恺佚文佚画综述[J]. 陈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6]论白马湖作家群的出版活动[J]. 吕晓英. 编辑之友. 2007(05)
[7]白马湖作家群的命名及研究范畴论说[J]. 傅红英. 浙江学刊. 2007(05)
[8]从“湖畔”到“江湾”——立达学园、开明书店与白马湖作家群的关系[J]. 陈星,陈净野,盛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2)
[9]白马湖作家群溯源[J]. 陈星,陈净野,盛秧.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10]20世纪初世界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五四”人道主义思潮背景探源[J]. 张先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论“以人为本”[D]. 张艳玲.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论志贺直哉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 崔颖.山东大学 2007
[3]人道主义与人的自我拯救[D]. 吴畛.吉林大学 2006
[4]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D]. 岳凯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D]. 高榆.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白马湖作家群人文精神研究[D]. 黄涛.苏州大学 2009
[3]黑格尔美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 杨文艺.安徽大学 2006
[4]丰子恺散文论[D]. 赵晓燕.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33793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关于白马湖作家群
三、 关于人道主义
第一章 为理想亲自躬行的人道主义行为
第一节 亲自躬行的原因所在
一、 对旧教育的不满
二、 为理想博弈强权
第二节 亲自躬行的行为表现
一、 浙一师风潮前后
二、 春晖时期
三、 立达时期
四、 开明时期
五、 从取名来看
第二章 诉诸于笔端的人道主义精神
第一节 对弱者的同情和怜悯
一、 生活中的平民
二、 妓女
三、 人力车夫
四、 农工
第二节 对摧残人性的憎恨
一、 不合理的考试制度
二、 旧的礼教
三、 等级制度
第三节 对战争和不道德行为的批判
一、 关于道德问题
二、 关于战争问题
第四节 对爱的诠释
一、 亲情
二、 友情
三、 自然之爱
四、 爱恋
五、 大众之爱
第五节 对妇女和儿童的热切关注
一、 儿童
二、 妇女
第六节 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礼赞
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和谐的生活
三、 美好的环境
第三章 白马湖作家人道主义情怀的启示
第一节 面对恶劣的现实环境要有果敢的反抗行动
一、 对教育的改造
二、 实践“新村”理想
三、 创办刊物启迪心智
第二节 文学应当满载着人道,关怀现实,书写人生
一、 人道主义文学观
二、 人道主义文学与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人为本”的含义辨析[J]. 田心铭.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12)
[2]从人生艺术化到人道主义——朱光潜人生美学的世纪境遇[J]. 张泽鸿,宛小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3]春晖白马湖,立达开明路——“白马湖作家群”命题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 张堂锜. 现代中文学刊. 2010(02)
[4]“白马湖作家群”研究中若干问题的考辨[J]. 朱晓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06)
[5]《春晖》半月刊中的丰子恺佚文佚画综述[J]. 陈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6]论白马湖作家群的出版活动[J]. 吕晓英. 编辑之友. 2007(05)
[7]白马湖作家群的命名及研究范畴论说[J]. 傅红英. 浙江学刊. 2007(05)
[8]从“湖畔”到“江湾”——立达学园、开明书店与白马湖作家群的关系[J]. 陈星,陈净野,盛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02)
[9]白马湖作家群溯源[J]. 陈星,陈净野,盛秧.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03)
[10]20世纪初世界现代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五四”人道主义思潮背景探源[J]. 张先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论“以人为本”[D]. 张艳玲.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论志贺直哉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 崔颖.山东大学 2007
[3]人道主义与人的自我拯救[D]. 吴畛.吉林大学 2006
[4]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D]. 岳凯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丰子恺“童心说”的教育意蕴[D]. 高榆.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白马湖作家群人文精神研究[D]. 黄涛.苏州大学 2009
[3]黑格尔美学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 杨文艺.安徽大学 2006
[4]丰子恺散文论[D]. 赵晓燕.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33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933793.html